“CIFA中國基地順利投產,標志著中聯重科向國際化進程邁出了堅實一步。”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說:“自1993年試制我國第一代混凝土輸送泵以來,中聯重科就瞄準國際同行業的最新科技成果。”
但是,仿造、借鑒歐洲“洋”經驗生產的設備,很快出現“水土不服”,施工中問題不斷,中聯重科的技術人員像救火隊員一樣,穿梭于各地。一邊是供不應求,產品利潤豐厚;一邊是技術硬傷,質量亮起紅燈。
兩難之間,詹純新果斷抉擇:“停產!停售!靜下心來搞第二代!”1994年7月,適應國情的第二代混凝土輸送泵下線,并迅速打開市場。
“關鍵技術是模仿不來、買不來的。”詹純新說,“與其追求‘洋’模‘洋’樣來吸引眼球,不如沉下心來搞好自主創新。”為此,中聯重科設立了總部研究院和事業部研究所,開始系統研究工程機械的基礎原理、源頭機理、共性和特性技術。
近年來,中聯重科完成重大科研課題670多項,制訂、修訂國家行業標準300多項,在全國建機行業的技術覆蓋率達75%以上。參與并完成了90多項國家“九五”、“十五”、“863”等重大裝備開發、科技攻關課題和專項,被科技部確定為“十一五”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承擔單位。
如今,中聯重科不僅在成熟技術組合運用、產品技術提升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還在工程機械領域共性的、基礎的技術,以及前沿技術研究上取得長足的進步,并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中心。
在中聯重科麓谷園的成品陳列場,整齊排列著各種工程機械產品。公司科技管理部負責人介紹,中聯重科擁有“中聯”、“浦沅”、“中標”、“湖機”等品牌,生產13大類別、28個系列、450多個品種規格的主導產品,不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而且許多都是國內首創、替代進口、國內領先乃至世界領先的新成果。
2008年以來,國內工程機械市場持續低迷。但中聯重科產銷兩旺:中大噸位塔式起重機、環衛機械、鋸床、鋸帶等機械設備占據了全國市場最大份額;混凝土機械、汽車起重機的全國市場占有率名列第二。中聯重科的產品還遠銷海外。
2004年,中聯重科的產品第一次參加全球規模最大的德國慕尼黑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時,參展產品質量、智能化程度及外觀造型等引起歐洲同行的高度關注。一名法國同行留言:“睡獅已醒。”
2008年3月31日,中聯重科攜手弘毅投資公司,收購了有著80年專業研發、制造和銷售經驗的意大利CIFA公司。此舉不僅引發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全面整合與洗牌,也使中聯重科一躍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老大。
自主創新,讓中聯重科與世界“零距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