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觀經濟環境
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性不僅對于企業十分重要,對于提升一國的整體競爭力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雖然擁有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不是提升國家生產力的充分條件,但宏觀經濟混亂必將會損害經濟,這一點在近幾年的歐洲體現尤為明顯,一些國家政府過去債臺高筑,已經不能有效提供服務。當通貨膨脹完全失控,任何企業將不能獨善其身。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參與全球競爭力排名的140個國家中,“一帶一路”沿線宏觀經濟環境排名在前35名的國家19個,排名介于35名到70名的國家15個,排名介于70名到105名的國家7個,排名介于105名到140名的國家12個。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排名位于第8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排名靠前。總體上看,沿線國家有34個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宏觀經濟環境排名前10的國家
2 、社會治安環境
社會治安的好壞,對投資也有著重要影響。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犯罪和偷盜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較小、治安環境相對較好10個的國家:韓國、沙特、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科威特、新加坡、斯洛維尼亞、伊朗、巴林、日本;犯罪和偷到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相對較大、治安環境相對差10個的國家:克羅地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蒙古、塞爾維亞、埃及、印尼、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波黑。中國的犯罪和偷盜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排名位于17名,也就是說53個有數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16個國家的治安比中國好,36個國家的治安比中國差(詳見附表3)。
3 、勞動制度環境
勞動力市場的效率和靈活性對于實現人才的優化配置并為他們在工作中提供最佳激勵機制非常重要。只有當一國的勞動力市場具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時,才能實現勞動力的低成本流動、薪酬區間合理而富有彈性。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勞工制度不是太嚴、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不大的10個國家為:柬埔寨、阿爾巴尼亞、孟加拉國、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緬甸、泰國、匈牙利、越南、印尼,勞工制度較嚴、對投資等商業活動影響相對較大的10個國家為:立陶宛、波蘭、斯洛維尼亞、巴林、科威特、日本、阿聯酋、沙特、阿曼、新加坡、金融政策環境、稅收制度環境、市場經濟發育程度。中國的用工制度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排名位于20名,也就是說53有數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19個國家的用工制度相對中國好寬松,33個國家的用工制度相對中國較為嚴厲(詳見附表3)。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還顯示,“一帶一路” 沿線地區,日本、烏克蘭、印度、菲律賓、土耳其、斯洛維尼亞、孟加拉國、伊朗、摩爾多瓦、亞美尼亞10個國家的員工的職業道德較好,而蒙古、阿聯酋、斯里蘭卡、越南、老撾、卡特爾、馬其頓、巴林、埃及、阿曼10個的員工的職業道德較差。中國員工的職業道德在53個國家中的排名位于15名,其余各國的員工職業道德對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詳見附表3。
4 、金融制度
金融和經濟危機凸顯了完善和健全的金融部門在經濟活動中的核心作用。高效的金融部門可以實現本國及外國財政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達到效用最大化。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巴林、柬埔寨、立陶宛、愛沙尼亞、波蘭、日本、阿爾巴尼亞等10個國家的外匯管制相對自由,卡特爾、印尼、印度、埃及、烏克蘭、伊朗、不丹、塔吉克斯坦、亞美尼亞、土耳其10個國家的外匯管制相對較嚴,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影響較大。中國外匯管制在53個國家中排名40,也是外匯管制相對較嚴的國家,其余國家外匯管制對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度,詳見附表3。
5 、稅收制度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巴林、阿曼、科威特、阿聯酋、卡特爾、沙特、黎巴嫩、不丹、新加坡、尼泊爾的稅收制度相對簡單,有利于投資等商業活動;匈牙利、阿爾巴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捷克、俄羅斯、菲律賓、日本、塔吉克斯坦、波蘭的稅制相對復雜,對投資等商業活動的影響較大。中國稅制復雜程度在53個國家中排名29,其余國家稅收制度對商業活動的相對影響詳見附表3。
6 、行政效率及政府廉潔度
政府對市場和自由競爭的態度以及運轉效率同樣十分重要,行政架構中的繁文縟節、過分監管、腐敗、欺詐,透明度和可信度缺失,為企業提供服務的能力欠缺。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53個國家中,新加坡、阿聯酋、阿塞拜疆、老撾、塔吉克斯坦、印度、哈薩克斯坦、緬甸、不丹、土耳其的行政效率較高,巴林、斯洛維尼亞、韓國、克羅地亞、立陶宛、波黑、菲律賓、以色列、科威特、捷克較為官僚,中國的官僚度在 53個國家中排名20。日本、格魯吉亞、新加坡、土耳其、愛沙尼亞、沙特、以色列、阿聯酋、不丹、波蘭等國家的政府相對廉潔,而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匈牙利、巴基斯坦、菲律賓、烏克蘭、孟加拉國、柬埔寨、阿塞拜疆、摩爾多瓦等國家的政府相對腐敗,對投資等商業活動有較大影響。
7 、基礎設施完善度
廣泛、高效的基礎設施對確保經濟體的高效運轉尤為關鍵,是決定區域或國家是否繁榮的重要指標。發達的基礎設施可以減少地理距離帶來的不便、整合國家市場、以較低的成本實現當地與其他區域的互動。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53個國家中,新加坡、阿聯酋、日本、韓國、卡特爾、馬來西亞、巴林、沙特、以色列、愛沙尼亞等國家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不丹、老撾、柬埔寨、波黑、塔吉克斯坦、黎巴嫩、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緬甸等國家的基礎設施薄弱和落后,在全球中的排名分別為92、98、101、103、111、116、117、123、131、 134。中國的基礎設施在53個國家中的排名位于14,在全球中的排名位于39。其余國家的基礎設施情況詳見附表2。
《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
《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
《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