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傳統道路養護模式,推進可實現原路面100%就地再生利用的英達熱再生技術在江蘇省城市道路上的應用,已成為江蘇省建設系統的共識。
1月12日,江蘇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在南京主辦了“江蘇省城市道路就地熱再生技術應用工作研討會”,共同探討如何更進一步地推廣節約、環保的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在江蘇省城市道路上的應用,江蘇省住建廳王翔副廳長、城建處張鑑處長、南京市市政公用局王懿副局長及來自全省13省轄市建設局(委)、市政公用局分管領導及市政設施管養單位負責人80余人出席了本次會議。來賓們現場觀看了英達公司在零℃溫度下的的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演示,隨后,又對如何加大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在江蘇省城市道路上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傳統養護難題迎刃而解,“南京經驗”獲廣泛認可
12日南京最低溫度達-6℃,但英達“修路王”出色地完成了一塊18㎡的大面積路病的修復過程,隨后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又向大家展示了整股車道的道路出新,完美克服了傳統養護方式冬季無法施工的缺點。
作為江蘇省最早引進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的城市,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市政業務處的杜軍處長在會上向來賓們詳細介紹了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給南京城市道路面貌帶來的變化,自2008年大規模引進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后,南京市道路養護不及時、施工擾民、冬季難養護等問題迎刃而解。
杜軍表示,自2008年起,南京已有12條道路的整體出新工程選擇了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節省瀝青混合料5.03萬噸,減少了廢渣排放量2.12萬平方米,節能效果明顯;英達熱再生采用了層間熱粘結技術,層與層粘結力約為傳統工藝的3倍,抗病害能力大大優于傳統工藝,再生后瀝青料出色的穩定性,對十字路口的車轍治理有著出色的治理效果;相比于傳統工藝,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修復效率更好,交通干擾也更小。在傳統養護方式很難再適應城市道路的現代化養護需求的今天,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提升了南京市全城區的道路養護水平,確保了城市道路的及時暢通。這一觀點,得到了在場來賓的高度認可。
南京市市政公用局王懿副局長:新技術推廣需加強政策引導
“對于就地熱再生技術,大家都持肯定態度,但是如果要大規模推廣、應用則會遇到很多阻力”,南京市市政公用局王懿副局指出:新技術的推廣過程是對傳統養護技術、傳統習慣、原有產業結構的挑戰,不可避免地導致道路養護傳統企業或相關的產業鏈、利益鏈受到損害,因此必須通過政策“去支撐,去保障、去導向”。
王懿向來賓們分享了南京市近年來推廣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的經驗:自從南京市去年3月一次性購置10臺“修路王”以來,南京市政府就一直堅持政策引導,積極推進就地熱再生技術的應用,并出臺了一些硬性規定。首先,購置“修路王”的成本由政府統一買單,大大降低了下屬養護部門的資金壓力,在使用中,“修路王”用料省、效率高、質量好等特點,使得道路養護的綜合成本進一步降低;“修路王”投入使用后,南京市市政公用局也對養護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提供了‘修路王’這種快速高效的設備,為快速養護創造了條件。因此接到路病投訴之后2——3個小時必須處理完畢”;同時,南京市對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工作由專人負責,并根據實踐制定了相關規范,并通過開展“修路王”養護競賽等活動,努力提升各養護單位使用新技術的積極性及操作水平。
做好推廣應用規劃與計劃,明確實施進程
王翔副廳長在會議的總結發言中指出:近幾年江蘇基礎設施的建設,已走在全國的前列。隨著城市道路建設的加快,養護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群眾及主管部門也對養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養護工藝不及時,不環保,對交通影響大的現狀必須改變,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和傳統工藝相比具有節約環保、道路修復質量高、機械化程度高,交通干擾小的特點,全國各地的實踐證明該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值得大力推廣。江蘇省未來的重點在于如何處理好在技術變革中,新型技術與傳統養護行業的沖突?!?/P>
王翔指出,推廣就地熱再生技術是關系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大事,是行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必須要充分認識新養護技術在道路應用、推廣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要制定推廣應用的規劃和計劃,在推廣過程中可以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辦法,逐步掌握技術,積累經驗,提高能力。在與原有產業鏈沖突方面,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的客戶模式減少阻力,通過技術引進、設備引進、技術合作等多種方式,對現有企業進行改造,利用好現有的維修養護技術隊伍,盡快擴大推廣應用的規模。
目前,江蘇省住建廳已把英達就地技術作為建設行業重點推廣技術,未來將積極引導和支持全省市政部門加大應用力度。王翔希望,通過對這項技術的推廣,創造企業效應、社會效應的雙贏,使江蘇養護技術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