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將啟動一系列“基建周”活動,為推出萬億基建計劃鋪路造勢。有觀點認為,目前美國政府的稅改和醫改兩大計劃均受到阻礙,基建計劃也將在推進中遭遇各種挑戰。
特朗普6月5日公布了一項將全國航空管理控制系統私有化的計劃,以促進空管系統更新升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據報道,在宣布改革空中交通管控系統之后,在為期一周的“基建周”活動中,特朗普計劃在7日視察俄亥俄河流域的內陸水利基建;8日回到白宮會見各州州長和市長,討論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稅收收入開展基建改革;9日將到訪美國交通部發表與鐵路和公路改革有關的講話。這一系列安排表明特朗普在醫改和稅改推進不利的情況下,仍試圖努力兌現競選時的基建承諾。
美媒稱,空管私有化項目是特朗普整頓美國基礎設施計劃的一部分。特朗普表示,希望美國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能夠私有化,因為美國目前的空管系統“痛苦地停留在過去”,那套系統是在每年空中客運流量只有大約18萬人時設計的。他說,如今乘客數字正在接近10億人,現在是時候讓空管系統進入21世紀了。
特朗普的首席經濟顧問科恩表示,新航空管制系統草案標志著特朗普萬億美元基建計劃正式啟動。科恩稱,特朗普會在晚些時候,前往俄亥俄州為基建計劃爭取支持。
美國基礎設施落后逐漸成為共識。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9月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基礎設施競爭力全球排名第11,是拖累美國經濟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國官方報告顯示,在總長2400多公里的華盛頓公路網中,約有95%的道路路況欠佳。而放眼全國,約有65%的主要道路亟待維護或重修,25%的橋梁無法滿足交通需求。
今年2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在首次國會演講中表示,將向國會要求1萬億美元的基建支出,以替換美國“破碎的基礎設施”,重點有道路、橋梁、隧道、機場和鐵路等。
高盛CEO布蘭克費恩表示,美國應花費更多資金去改造基建設施,從而使該國基建水平不會落后于人。他在推特撰文表示,中國基建項目發展迅速,美國有必要投放更多資金去建設基礎設施,以保持相應的水準。摩根大通CEO戴蒙也提議,美國應增撥資金提升基建水平,否則將影響經濟增長。美國前財長薩默斯也表示,支持將發力重點集中在美國基建上的政策決定。
據美聯社,美國交通運輸部長趙小蘭在一個月前透露說,特朗普總統1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框架可能很快出臺。趙小蘭稱,政府正在研究各種選項,因為大約有16種不同的基建融資方式,每種方式都會有批評者。“可能會公布一些框架和想法。”趙小蘭說,“有關立法行動更可能在今年秋天進行。”她進一步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以非常負責任的方式努力制定計劃,避免增加赤字。
不過,基建計劃作為特朗普經濟刺激政策的重頭戲,目前并無明確的細節和時間表,特朗普政府尚未正式推出基建計劃框架。
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基建計劃如要推出可能會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據聯邦公路管理局統計,修理和改善公路和橋梁要花費的金額高達8360億美元,另外,還要花費900億美元改善公共交通系統。有機構估計,到2025年,美國需要支出4.5萬億美元來改善國家的道路、橋梁、水壩、機場、學校等設施狀況。
不過,此前有消息稱,特朗普建議10年內撥出2000億美元聯邦資金,用于投資全美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鐵路、機場、電網及水利等,并希望以此撬動至少1萬億美元來自私有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問題是后期各方資金的持續流入需要得到保證。
此外,特朗普的基建計劃仍將需國會審批。由于特朗普的醫改和稅改計劃仍因內部分歧而卡在國會停滯不前,外界對特朗普未來能否順利推進基建計劃也持懷疑態度。
民主黨人一直在質疑特朗普推進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心,原因是白宮在上個月公布的預算草案中,計劃在未來十年削減一些基建項目的開支,而且削減額超出了白宮計劃的新增基建投資額。
彭博社5月底時還曾指出,美國基建落后最直接的原因是效率太低、成本太高。每當面對高質量、高成本的基建項目時,國內兩派會為此爭得不可開交。在美國,一英里公路或鐵路的造價比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要高很多。
白宮經濟顧問科恩透露,目前高速公路項目審批時間約10年。因此,白宮計劃簡化政府對高速公路等基建項目的審批手續,將這一審批時間減少至兩年或者更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