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中國有許多機遇,那里是一個大幅增長的市場,”卡特彼勒中國事務總裁鮑勃·德朗熱(中文名“杜樂謙”)日前表示。
5月24日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的卡特彼勒組裝廠拍攝的新組裝好的大型工程車
作為全球500強企業和領先的建筑工程機械和采礦設備制造商,擁有百年歷史的卡特彼勒最初是靠生產農用拖拉機起家的。1928年,它生產的20型履帶式拖拉機漂洋過海到了中國,訂單只有1臺。如今,卡特彼勒在中國設有28家制造廠、3個研發中心及3個物流和零部件中心,擁有員工1萬多人,銷售的工程車輛及設備之多,連德朗熱本人也難以說清。
5月25日,卡特彼勒中國事務總裁鮑勃·德朗熱(中文名“杜樂謙”)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的卡特彼勒博物館內
德朗熱在公司總部所在的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市說,卡特彼勒長期致力于中國市場。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向中國出口第一批設備至今,卡特彼勒在中國的發展足跡已遍布全國。他明確指出,卡特彼勒“期待著中國的長期繁榮,因為那里是我們在北美以外擁有最高增長的市場”。
“中國政府保持經濟增長的計劃鼓舞了我們,”德朗熱說。他透露,去年底煤炭價格回漲后,中國一家大的煤礦企業從卡特彼勒訂購了170臺大型挖掘機。不久前,作為回頭客,又加訂了230臺。
德朗熱并不諱言,受全球采礦、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下行周期的影響,卡特彼勒過去4年盡管市場份額還在擴大,但總體銷售額下降了40%之多。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隨著行業下行觸底,股價回漲的卡特彼勒更寄希望于中國市場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我們是中國政府‘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者,”德朗熱說。
他表示,中國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深入阿爾及利亞、博茨瓦納、贊比亞和中東國家,卡特彼勒愿意并正在提供設備上的支持。
德朗熱說,“‘一帶一路’關乎互聯互通、改善基礎設施并提高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卡特彼勒能依托已有布局,將自己的大型設備提供到世界各地,幫助中國和相關國家企業完成“一帶一路”建設項目。
5月24日,卡特彼勒的工人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皮奧里亞的組裝廠組裝大型機械
卡特彼勒是美國的一家出口企業,其生產的大型工程機械超過80%都銷往海外。德朗熱表示,卡特彼勒倡導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主張公平競爭,希望美中兩國能保持積極的建設性關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