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卡特彼勒北京辦公室的23位員工及家人志愿者來到大運河森林公園,參與“對話河流”的環保公益活動,通過戶外實地考察,了解北京水資源現狀,學習水資源知識,增加社會責任意識。這是卡特彼勒北京志愿者連續第二年參與這一志愿活動。
河流是地球的血脈,河流的問題是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的問題。近年來,河流的水質污染、生態破壞和過度開發等問題日益凸顯,亟待社會關注。在樂水行民間環保組織5位領隊的帶領下,卡特彼勒的志愿者以“記錄河流之美,關注河流之痛”為宗旨,徒步考察北京河流和水系。
卡特彼勒北京志愿者再次參與“對話河流”活動 關注水資源保護
活動當天上午,志愿者們從東關大橋出發,沿著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一路行走,跟隨領隊老師了解北京周邊五大水系的分布和水資源保護知識,采集水樣并利用攜帶試劑對水樣進行測試和分析,測試內容包括河水的酸堿度、硬度和導電性等指標,并與礦泉水進行對比。在學習水樣分析的同時,志愿者們還在沿途撿拾垃圾,身體力行地維護當地的生態環境。
初秋的天氣仍然有些炎熱,但志愿者們的熱情一直持續了整個活動全程,行走了近10公里。其中幾名小志愿者不但順利走完全程,還積極參與活動期間的測水質和撿垃圾工作,感染并帶動了其他志愿者。志愿者們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學到了很多有關水的知識,了解到身邊的河流生態,他們會從自己做起把節約用水保護河流變成自己的習慣,也會把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人,使環保行動成為一個公眾性、持續性的行為。
可持續發展是卡特彼勒核心價值觀之一,卡特彼勒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方針應用在減少環境影響的不同領域。自2011年起,卡特彼勒基金會支持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開展公益林項目。2017年是項目開展的第7個年頭。“卡特彼勒基金會公益林”項目在考慮生態環境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助力所在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卡特彼勒致力于成為被公認的、有責任心、有貢獻的“企業公民”。卡特彼勒基金會專注于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所帶來的環境和教育挑戰,并致力于滿足人類生活基本需求,尤其是農村和農民工家庭的婦女和女童。卡特彼勒鼓勵所有員工參與有利于公共利益的社區活動,幫助提升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社區的生活品質,實現所在社區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