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中聯重科“苦練內功”,尋求新突破,全面實施產品4.0工程,不斷推進型譜優化、模塊化設計與智能化研究,打造精品,取得了顯著成績。根據中聯重科近期發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05%。在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等關鍵產品市場領域,中聯重科持續保持絕對領先優勢,中聯重科的烘干機、小麥機等農業機械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也保持行業數一數二。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回暖,在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重科工程機械集團營銷總公司總經理郭學紅先生看來,“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與研發創新,如今的中聯重科更有能力繼續領跑行業,并且跑得更快!”
提速:智能化護航,“產品4.0”創領價值
BICES 2017展會上,中聯重科攜旗下起重機、混凝土、基礎施工、路面機械、工業車輛等13款高端綠色產品盛裝參展,為全球觀眾帶來了“4.0”產品系列的創新成果。其大氣靚麗的產品涂裝,卓越的性能表現,展現“大國重器”的全新風貌,獲得了廣大客戶的青睞。
為滿足全球客戶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中聯重科率先提出“產品4.0”工程,以“模塊化平臺+智能化產品”為核心,深度融合傳感、互聯等現代技術,創新研制智能關鍵零部件,全新開發整體性能卓越、作業安全可靠、使用綠色環保、管控智能高效的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發展不僅成為中聯重科持續發展的新引擎,還起到了深化國際化品牌內涵與客戶需求、行業趨勢的粘性關系,成果斐然。
郭總介紹,本次中聯重科展出的13款產品是“新品+精品”,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其8款4.0產品中,100噸汽車起重機、ZR360C旋挖鉆機等4款4.0產品為首發新品。另外,中聯E管家、智慧商砼ERP兩個產品智能管理平臺也在展會現場與大家見面,體現了中聯重科在“互聯網+”時代打造產品互聯物聯的成效,也傳遞其用更具價值的解決方案服務好市場用戶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行業發展的先鋒軍,智能化無疑是中聯重科產品4.0的一大核心?!敝新撝乜频漠a品智能化使得產品能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讓設備有大腦,能感知外部信息,會主動思考;而其產品“互聯物聯”的構建則重在重構商業模式,為客戶提供實時、在線、主動的服務,實現從“做設備”到“做設備、管設備、養設備”的全新轉變?!巴ㄟ^中聯E管家APP,客戶可以實時了解設備的運行軌跡和運行參數,對設備進行監測和管理;同時中聯重科通過后臺大數據檢測,也能實時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能夠為客戶提供實時、在線、主動的服務,幫助客戶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p>
推進:蓄勢待發,將發力土方機械
2017年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增幅超出預期,保持平穩增長或將成為工程機械行業5年內的“主旋律”。對于當前行業欣欣向榮的盛況,郭總表示,對于中聯重科這樣具備一定體量和規模的工程機械龍頭企業而言,能夠在這個重要的拐點獲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與前面幾年的沉淀和積累,在“休養生息”的同時,持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加強與終端用戶之間的溝通紐帶,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近兩年,中聯重科實行市場變革,將原來的事業部制管理模式調整為大區制,由公司高管親自掛帥任大區負責人,對各區域市場遺留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和解決,方便各區域溝通協作,提質增效?!惫偙硎?,“接下來,中聯重科將繼續深化產品‘4.0’工程,持續保持強大的技術和競爭優勢,引領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做強做精。中聯重科現在有能力跑得更快!”
產品研發戰略方面,郭總表示,中聯重科將在細分領域持續深耕,“挖掘機需求量大,可以說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晴雨表。中聯重科將抓緊機遇補齊土方機械的短板,組建專業的研發團隊,研發新一代中聯挖掘機?!?/p>
引領:強化外功,樹“走出去”新標桿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中聯重科除了苦練內功,還強化外功,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推動企業國際化和產品“走出去”。目前,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龍頭的中聯重科,已憑借技術、資金實力在意大利、德國、荷蘭、白俄羅斯、印度等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了工業園或生產基地,并擁有20個海外貿易平臺、多個境外備件中心庫,產品出口到31個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合作共贏中開創國際化道路新局面。
“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無本質的區別,都是實現本土化的過程。” 郭總認為,為不同地區制定差異化的戰略,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聯重科不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子公司,建立生產基地,不斷提升海外服務能力。對此,中聯重科在不斷完善配件中心庫,優化地區服務網點布局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提升身隊伍建設,加強海外本地化人才招聘,以實現更為快速、高效的響應,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拔磥?,中聯重科也將持續加快海外市場戰略布局,把握歷史機遇,在共贏理念和本土化戰略引領下,深化產業布局,塑造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新標桿?!?/p>
行業點評:
每一次世界級的革命,都是基于產品的發明與創造。不管什么時代,顛覆市場的往往不是花俏的營銷手段與品牌推廣,而是實實在在的產品創新。如今,沉寂多年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春風”陣陣,更是各大品牌比拼產品力的關鍵時機。只有絕對的產品力才是絕對的競爭力。而真正的產品力來自于堅持不懈的技術創新和對市場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和融合,受價值、技術和質量三者的共同影響。中聯重科“產品4.0”工程,不僅為行業提質增效,更是帶動行業從“制造”加速向“制造+服務”轉型,為市場用戶適應市場變革帶來更具科技含量的價值效益,也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迎戰轉型升級期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