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30日,在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暨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中,廈工代表隊從全國14家企業、67名選手中脫穎而出,以總成績第三名獲得“團體優勝獎”。
參賽選手莊斌、陳國陽、吳金水、林貽語獲得銅牌及“個人優秀獎”。其中,曾應根以綜合成績第三名,裝載機組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個人競賽金牌及“個人優勝一等獎”,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操作技術能手”稱號。
比賽中,廈工代表隊選手們聚精會神,盡力排除各種故障,揮灑汗水,展現了廈工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廈工工程技術研究院主任工程師吳榮鋒介紹,本屆競賽含金量高,屬于國家二級競賽,競賽涵蓋三個機型的比賽,以挖掘機、裝載機、高空作業車為考核對象的競賽。對員工來說,這是檢驗自己技能水平、與同行切磋的好時機,對企業來說,這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廈工維修服務技能培訓
一方面,廈工公司每年通過“傳、幫、帶”培訓新人,與學校合作設立實訓基地,并利用周末開展專業技工知識的培訓,加速理論與技能的應用和傳承;另一方面,廈工公司完善的激勵機制也激發著企業員工學習專業技能的熱情,技術比武和獎勵制度構筑成技能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
廈工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制造要走向中國創造,新時代需要更多知識型、技能型的大國工匠,“工匠精神”也將在廈工公司繼續發揚光大,傳承發展。
廈工維修技能大賽
人物故事
曾應根:機械維修“能人”捧回全國大獎
眼前這個10多噸重的“大家伙”“生病”了。一個半小時內,選手們要給這個“大家伙”做一次全身體檢,找出它身上的四個毛病,并治好它的病讓它“痊愈”。最終,參賽選手中,只有他一個人出色完成了這一任務,最終奪取了比賽的第一名。
工作10年,他練就了一身給裝載機“看病”的本領。他叫曾應根,是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工”)生產制造部裝機裝配車間新產品試制工段班長。在最近舉行的全國第三屆工程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曾應根這位年輕的廈門工匠,以裝載機組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個人競賽金牌及“個人優勝一等獎”,同時晉升工程機械維修工技師,并報請人社部和團中央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近日,筆者來到廈工對曾應根進行了對話。這個跟機器打交道小伙子平時不善言辭,但是說起裝載機,他卻頭頭是道。
曾應根與他利用舊零部件組裝的“縮小版”的裝載機制動系統
排障高手:拿著圖紙在裝載機上找“穴位”
曾應根畢業于技工學校,學的是機械制造專業。從他20歲走進廈工至今,已經10年。
曾應根說,剛工作那會他是個挺急躁的人,不過工作中他慢慢磨自己的性子,讓自己變得冷靜而有耐心。
跟裝載機“打交道”,圖紙是最基本的溝通工具。因此作為機械維修人員,看圖紙是基本功。為了更盡快上手,曾應根成天拿著圖紙在裝載機上找“穴位”。
一輛裝載機“身上”有哪些零件,油路怎么走,線路怎么控制,出了故障如何解決,這是曾應根每天上下班甚至吃飯睡覺都在琢磨的事情。
有時一個故障沒解決,他會獨自一人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他的老師吳榮鋒說,曾應根是個肯吃苦有專研精神的徒弟。一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下班后大家都走了,只有曾應根圍著裝載機不肯離開。最后,他在將零部件拆下來,發現一個小的零件卡住在了導致裝載機油路不通,最終問題得到了解決。
在曾應根看來,他是在排除裝載機故障中成長起來的。正是因為解決了這么多故障問題,才讓他對裝載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在面對問題時也更冷靜沉著。
定制服務:不迷信“洋品牌”出色完成任務
今年十一前,廈工接到一個國外訂單,需要裝配四輛高端裝載機出口到加拿大,而且工期很趕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公司派曾應根負責該項目的安裝和調試工作。
因為這是一款高端裝載機,一些配件都是進口的,流水線上的安裝條件無法滿足。于是,曾應根和同事們特地為這四輛裝載機搭建工作臺,使工藝裝備符合裝載機的安裝和調試。
在調試過程中,曾應根發現裝載機會出現動臂自動下降的故障現象。而這款裝載機的液體元件是進口的,廠家處于保密的原則,圖紙上并沒有詳細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圖,曾應根也拿不到核心數據。
于是,曾應根和同事對能引起裝載機動臂下降原因進行了一一排除,并最終很自信地確認:就是液壓元件出了問題。
最初,外國廠家根本不承認是他們的液體元件出了問題,在曾應根的再三堅持下,外國廠家進行了液壓元件拆解檢測,最終發現是液壓元件里面的閥芯和閥孔配合不當導致的問題。最終外國廠家為他們更換了液壓元件。
十一期間,曾應根和同事只休息了一天,最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公司交給的任務。
奇思妙想:把“大家伙”“縮小”搬進教學室
在工作中,曾應根不僅自己刻苦專研,他還帶動同事跟他一起成長。每次解決了技術難題,他都會思考如何幫助同事解決類似的問題,共同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讓新同事更好地了解裝載機的工作原理,他突發奇想,決定用廢棄的裝載機零件,組裝了一個“縮小版”的裝載機制動系統。
整整2個月的時間,曾應根天天泡在公司里,帶領項目組成員利用休息日,尋找返修時更換下的舊件,制作一套裝載機制動系統示教臺。
示教臺可以現場直接演示,直觀顯示裝載機制動系統各元器件在實際的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氣路、油路的走向,電器的功能及原理,都可以在這個模型中很直觀地體現。
另外,模型還可以模擬設置故障及排除,為同事們在裝配及調試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質量,該模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今,這臺示教機已經成為“蓋軍銜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展示教學儀器,同時也獲得2014年度經濟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