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重大政治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中央發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鏗鏘宣言。習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字里行間洋溢著自信、擔當的大國氣質,跳動著改革創新的時代脈搏。振興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改革、弘揚企業家精神、建設美麗中國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呼應著人民的關切,彰顯著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勾勒出一個砥礪前行、氣象萬千的中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激蕩著我們這個“其命維新”的文明古國,也讓中國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實踐越發堅定自信,昭示著疾步前行的中國正重回世界舞臺的中央,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在咫尺。
2017年,是中聯重科轉折之年。歷經冰與火洗禮的中聯重科,重回持續向上的發展通道,不斷釋放新生的激情與力量。
2017年,我們戰略聚焦,產業發展開創新格局。工程機械揚長補短,優勢領域更優更穩,新興市場逐步發力,機制砂、干混砂漿、噴射機械、高空作業機械等乘勢而上,一個更強更優的工程機械板塊集群正在競相發展;農業機械整合全球研發資源,提技術、調結構、變模式,不斷向“裝備制造+服務商”全面轉型;產業與金融共生共榮,在集合資源中孕育新的增長點和新模式。
2017年,我們產品聚焦,智能制造牽引市場生態的不斷進化。“有大腦、能感知、會思考”的智能化4.0產品如約而至,不斷創造全新的市場需求;“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塔機智能工廠布局落子,智能制造再下一城;從核電吊裝到沙場閱兵,一次次挑戰極限的擔當中,中聯重科不負“大國重器”的美譽,也賦予裝備制造深厚的家國情懷;從客戶需求到產品服務,我們不斷深化與客戶的聯結,刷新傳統商業模式的邊界和范式,帶動行業生態的重構。
2017年,我們重構管理,回歸商業本質。行業低谷中的淬煉,讓我們深刻領悟唯有“變”是永恒。我們變管控,建立內部市場化機制,讓經營回歸價值創造的本質;我們變激勵,建構“價值共創、利益共享”的企業共同體,科研人員更關注市場,技術工人更富匠心,市場人員更貼心服務;我們變觀念,精心、精明、精準、精益已成為企業的文化DNA。
2017年,千帆競發,碩果累累。五年的調整與堅守,我們終于卸下包袱,砥礪歸來。創新產品,回報的是市場的穩固;貼近客戶,收獲的是業績的倍增;精準管理,帶來的是效率和效益,更是可持續發展的機遇與潛力。365個日日夜夜里,中聯人用腳步丈量著時光和大地,在歲月長河里一點一滴積聚,凝結成我們最美好的回憶。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剛剛落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我們有力有序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依然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展望2018年,我們將繼續深化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破定勢、除舊弊,推進中聯制造向中聯創造轉變,中聯速度向中聯質量轉變,打造裝備制造領域的“百年老店”。
展望2018年,我們將更專注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我們將加速推進研發、市場、服務、金融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配置與整合,深化技術和產品升級,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
展望2018年,我們將更加注重企業的效率與效益。我們將深化企業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更專注企業的精準管理,降成本、提效率,以更豐厚的業績回報股東的支持、員工的拼搏、社會各界的信賴。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變革之中。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成功駕馭了我國政治經濟發展大局,堅定了國家發展的方向和道路,這也關乎著企業和個體的未來。
回望25年發展,我們懷著科技報國的初心和情懷,致力于科技產業化和產業科技化,強烈的改革、創新精神已沉淀為企業成長的基因。在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程”中,我們必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企業改革發展的實踐,挺起中國裝備制造的脊梁,續寫下一段精彩篇章。
未來已來,進無止境。
祝福偉大祖國!祝福中聯重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