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3月15日上午,2010年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國鑄造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立波向與會新聞媒體通報了了我國鑄造行業的現狀。
3月15日上午,2010年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國鑄造協會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立波向與會新聞媒體通報了了我國鑄造行業的現狀。
鑄造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自周朝末年(約公元600年)開始鑄造各種鐵質農具。我國古代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在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513年)就鑄出270kg的鑄鐵刑鼎。現存于北京大鐘寺內的永樂大鐘,鑄于明永樂18年前后,大鐘全高6.75m,鐘口外徑3.3m,鐘唇厚0.185m,,重46.5t。大鐘至今完好,聲音幽雅悅耳,距鐘15~20km都能聽見,是世界上罕見的古鐘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鑄造作為裝備制造業的基礎,得到了蓬勃發展。鑄件總產量自2000年起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2008年達到3350萬噸,約占世界鑄件總產量的1/3。目前鑄造企業總數約3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50萬人,我國是名副其實的鑄造大國。鑄造業的發展有力推動著機械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國防工業等的進步,尤其推動著中國汽車、機床等產品穩步走上國際市場。
近幾年,我國鑄造業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1)鑄造合金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比強合金應用比例顯著提高
近年來,球墨鑄鐵、等溫淬火球墨鑄鐵和蠕墨鑄鐵在機械產品中廣泛應用;高性能鋁合金和鎂合金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2)鑄造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
目前,我國已能自主生產大型水輪機、汽輪機及燃氣輪機、風電及大型發動機缸體、缸蓋等質量要求高、技術復雜的大型鑄件。大型鑄鍛件受制于外國人的情況已經改觀。當前我國生產的最大球墨鑄鐵件為135t,最大的鑄鋼件為520t,已有40余家能生產單件重30t以上的鑄件。已有少量鑄造企業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3)管理現代化,節能環保意識增強
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和重要保障,我國很多鑄造企業通過了ISO9001、ISO14001、OHS18001認證,現場實施5S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已經成為鑄造業的共識。同時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不斷增強,在除塵環保方面的投入持續增加,舊砂再生,廢水、廢油回收利用率越來越高。
指出:我國還不是鑄造強國,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鑄件總體質量差、人才匱乏、無序競爭等問題制約著我國鑄造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鑄造在機械工業中尚屬于能耗較高、環境污染較嚴重的行業。我國平均每一企業的鑄件產量很低(約1100噸/企業),平均在環保設備方面的投入僅占設備總投入的5%左右(工業發達國家在環保投入通常占設備總投入的20%以上)。
為保證我國鑄造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我國鑄造業由大做強,中國鑄造協會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通過系統調研,我們了解到要改變我國鑄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一要靠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二要靠政策導向。“政府、行業協會、企業聯動”是調整產業機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切入點和突破口。近幾年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家機關對鑄造行業給予了高度關注,陸續委托中國鑄造協會開展了《我國鑄造業長遠發展思路》;《我國鑄造行業準入制度研究》;《中國鑄造業節能減排政策研究》;《關于制定鑄造產業政策重大問題研究》等課題項目,已經出臺和正在醞釀一系列有利于鑄造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實施《鑄造行業準入制度》和發展鑄造產業集群將是保障我國鑄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
我國鑄造業目前正處于由鑄造大國向鑄造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中國鑄造協會是鑄造企業之家,將持續發揮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正積極有序地推進鑄造產業結構調整,強化節能減排,為實現我國鑄造強國夙愿而不斷努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