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直接投資可以完全按照企業的思路規劃它的發展。我們在海外新建研發制造基地,承受的風險比較低,這可能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另外一種思考,我們也在積極探索”。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向文波在談到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環境時,這樣說到。
2009年兩會前夕,在全球經濟還處在一個談危機色變的時期,三一逆市而上,1億歐元在德國北威州科隆附近的貝德堡市建設研發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三一投資德國被認為是“信心與能力的表現”。
2010年,同樣是兩會前夕,三一與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羅州簽訂投資意向備忘錄,擬投資2億美元在圣保羅州建設工程機械制造基地。
“在全球經濟環境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三一為什么選擇這么大的海外投資”, “三一在海外擴張的策略如何,為什么不去收購”……
兩會期間,三一一次次開拓海外的大手筆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適合你的,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愿望愈發強烈。在企業國際化的過程中,是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進軍海外市場,從而快速獲得并整合國外技術、網絡、體系、人才等資源提升自己?抑或重起爐灶、從頭再來,通過自主直接投資,建立研發制造基地的方式開拓海外市場?是機械行業企業國際化之路面臨的問題。
一般認為,收購海外企業,不但能快速得到現有資源,還可以收購這個企業在所在國的“關系網”,包括采購、供應渠道等。而在海外新建一個基地的話,可能需要重新構建自己的產業鏈,與當地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看起來,自主直接投資的擴張之路似乎并不劃算。
“靠強勢的兼并、重組的方式進行并購的話,可能不一定適合中國的企業。所以我們也在探索自己的國際化道路,我們認為采取直接投資的方式,能夠極大地降低企業的風險成本,最大的好處是投資的規模和進度,完全由自己控制”。
向文波同時強調,采取自主直接投資的方式進軍海外,可將企業與當地的沖突降到最低。“對當地政府來講是一種新的增量,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就業、新的財政收入來源,從而極大降低對方的防范和抵觸心理。”但如果去兼并、重組當地現有的產業,從心理上來講,并不容易讓人接受。
“我們自己去新建一個企業,招聘的員工,首先他是比較認同中國的文化,才會來。這樣,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文化整合的難度就會大幅降低。”
向文波在采訪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億歐元投資德國,相當于10億人民幣;2億美金投資巴西,相當于10幾個億的人民幣,三一集團去年的利潤達到了40多個億。“這樣的投資規模是我們企業完全可以承受的”。
據記者了解,采取自主直接投資的方式是民營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比較成熟的一種方式。三一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短短十幾年時間內,即成為國內裝備制造行業市值最高的公司,這與三一充分把握發展機遇,依靠自己的力量,以研發完成規模擴張是分不開的。三一相繼在海外建立研發制造基地,吸納全球優秀研發、管理等人才,正是結合自身發展經驗的應有之舉。
向文波同時表示,三一在印度、美國、德國、巴西等海外市場的投資都是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的,以自主投資為主,不過在條件合適的時候,三一也不會放棄海外兼并收購的機會。
“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做準備”
危機、危機,既是危,也是機。
“看待經濟危機有許多不同的視角,如果我們看到困難的話,肯定是如此,如果看作機會的話,也會當機會對待”。向文波面對當前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表達了自信。
“我們看作機會,表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吸納全球優秀研發、管理等人才的機會,因為這個時候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經濟很困難,甚至倒閉,產生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流動。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吸納全球優秀人才為三一工作。”
向文波認為,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往往是投資成本最低的時候。三一選擇在德國和巴西投資,正是各個地方政府特別重視引進投資的時候,當地政府非常支持。
更為重要的是,向文波認為,“未來兩三年全球經濟會恢復增長,我們這個時候征地、建廠也需要三兩年時間。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做準備,是我們加強海外投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三一投資德國、巴西的計劃中,20多億人民幣的投入也是按計劃、階段性分批投入。
早在2001年11月18日,三一與世界500強企業美國迪爾公司正式簽定合作經銷協議,拉開了三一國際化戰略經營的序幕。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時代背景下,三一把握機遇,“走了出去”。
目前,在三一集團的中期規劃中,2014年爭取實現銷售2000億,而海外市場要占到30%以上。
“如果沒有國際化,三一最多就是個大一點的個體戶而已。”董事長梁穩根曾這樣感慨。三一在充分把握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必將通過第三次創業,實現更快、更穩的發展,從而不辜負溫家寶總理要把三一辦成世界級企業的期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