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北京市南部大興區的北京新機場建設已初具雛形。據悉,被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的國家重點工程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項目已完成封頂封圍,預計今年年底主體工程將基本完工。在這一項目建設中,中聯重科多款起重機、混凝土設備正參建其中,深度助力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
△經過3年多的建設,北京新機場建設已出具規模。(圖片來源于央視紀錄片《中國建設者》)
這項被英國《衛報》評選即將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項目,將成為未來全球最大、最為繁忙的空港。北京新機場規劃遠期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8萬架次。項目于2014年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建成并在2019年10月投入運營。項目建成后對于滿足北京地區航空需求、增強我國民航競爭力、服務全國對外開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2016年開始,中聯重科起重機產品開始進場投入建設,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參建北京新機場建設的中聯重科起重機產品涵蓋各型號,汽車起重機包括25噸,50噸,70噸,80噸,180噸,220噸等,履帶式起重機有80噸,130噸,260噸,350噸等。其中多款產品是中聯重科新一代4.0產品。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聯重科起重機產品已進場施工2年有余,主要參建主航站樓、人防空間項目以及機庫項目。“主航站樓建設目前已經施工完成,其他項目正在進行中。”
北京新機場由著名建筑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造型頗具科技感與未來感——流線型的屋頂輪廓,覆蓋著一大片無柱的鋼結構空間。據媒體報道,新機場主航站樓有63400根鋼構件組成,讓建設頗具挑戰。在施工中,中聯重科起重機承擔了鋼構件銜接吊裝工作,這對于起重機的起升平穩性和微動性有很高的要求。參與施工的中聯重科各類起重機在操控動作性能,工作速度、平順性和微動性方面都達到了完美平衡,顯著提高了建設的效率,實現了構件之間的無縫對接,充分滿足安裝所需精度。
△中聯重科4.0起重機正在吊裝鋼結構。(圖片來源于央視紀錄片《中國建設者》)
施工時間緊、露天項目多成為新機場項目施工的一大難點,極大地考驗了中聯重科設備的性能與質量,客戶方表示,在主體航站樓施工中,中聯重科起重機性能穩定,經常連續24小時作業,充分保證了項目的進展。
中聯重科多款混凝土設備也于2017年進駐新機場項目,主要參建主航站樓、跑道、配套設施項目施工,包括中聯重科52米、63米、49米混凝土泵車等產品。6月,中聯重科明星4.0產品——56米高精高效泵車也將亮相現場施工。
據客戶反饋,在為期一年多的施工中,中聯重科混凝土產品表現出色,高效率和零故障地完成項目的施工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新機場的建設主力中有許多中聯重科4.0產品,極光綠的高顏值外表與高效率、高環保性的內在性能備受客戶好評。
據了解,4.0起重機在研發中關注中長臂工況,起重性能越優,相比行業同級產品起重性能高5%-15%。同時,作業油耗減低20%以上,行駛油耗降低10%以上。此外,產品充分滿足北京地區的環保性要求,配備全新國五發動機,更具節能環保優勢。而4.0混凝土設備采用行業首創高精、高效、高壓泵送技術,每小時混凝土實際輸送量相比行業其它產品多5-8%,其擁有“自診斷、自適應、自調整”的特征——可實現自動診斷堵管等故障,自動提高泵送壓力,自動排除故障,操作更方便智能;發動機功率根據整機狀態自動調節,更節能,排放更少。客戶方表示,在項目后續建設中還將繼續使用中聯重科設備。
△中聯重科4.0起重機正在建設北京新機場。
世界首次高鐵下穿機場航站樓、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機場航站樓、世界最大的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在北京新機場項目中,中聯重科與施工客戶方共同面對了諸多世界級難題挑戰。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除北京新機場建設外,中聯重科還正在參與雄安新區等重點工程建設,以更優質高效的產品服務京津冀經濟區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