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主創新,中聯重科再創國家重大裝備新成果
——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問世
2010年3月22日上午,剛在全國“兩會”期間因企業自主創新模式受到胡錦濤總書記肯定的中聯重科又傳出喜訊——由中聯重科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制造的全球最大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將在武漢與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局”)正式簽約。中聯重科D5200-240塔機的開發,是中國工程施工裝備制造技術的重大突破,是全球塔機技術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工程用超大噸位塔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徹底被改寫。這也是中聯重科堅持企業自主創新結出的又一碩果!
中聯重科D5200-240塔機是為滿足中鐵大橋局在安徽馬鞍山長江大橋建設項目的施工而研制開發的,安徽馬鞍山長江大橋,是繼銅陵、蕪湖、安慶長江大橋建成后,長江安徽段修建的第4座跨江大橋,是我國建設的又一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公路橋梁,也是主跨距全球最大的三塔二跨懸索橋,為我國大建設、大發展時期的重大項目。
中聯重科D5200-240塔機為馬鞍山長江大橋鋼鐵節段起吊拼裝施工而設計,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操作和工期上對中鐵大橋局及中聯重科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中鐵大橋局已將此塔機列為專門研究科研項目。該塔機最大起重能力240噸,起升高度210米,標定力矩為5200噸·米,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具有區別于普通超大型塔機的多項特點——
機型超大,高性能——D5200能將240噸的重物吊高至210米,相當于一次將60頭成年大象吊高到70層樓的高度。
結構件超大——塔身單個標準節的體積相當于單層42平米的2層小樓房;
在設計上,D5200誕生了多項技術創新;
在制造工藝上,創新工藝方法為保障大型鋼結構的焊接質量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手段。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該產品從設計到發運使用僅有9個月,這種超短的交付期在超大型塔機制造史上絕無僅有。
中鐵大橋局表示,該塔機除了用于馬鞍山長江大橋施工建設外,還將服務于中鐵大橋局今后的鐵路施工、高速鐵路橋梁施工等建設項目,對中國鐵路客運專線等大型建設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對于選擇中聯重科作為合作對象,中鐵大橋局董事長梅權表示,雙方的合作是強強聯合,也是優勢互補,兩者的合作顯示了我國相關領先行業的自主創新實力,“世界第一”塔機打上了“中國創造”的深深烙印。
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監事會主席龍國鍵作為第一個發言的委員,向胡錦濤總書記作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題發言,簡要介紹了中聯重科加快推進企業自主創新的相關情況。在發言過程中,胡總書記連續三問仔細詢問了公司的有關情況,并高度評價中聯重科的自主創新思路和取得的成績,并勉勵企業“(企業)要發展壯大,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產品,有了好的產品,才能有市場,有了市場才能有發展的主動權。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不斷地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50多年來,中聯重科在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始終秉承引領行業科技進步的神圣使命,以開闊的胸襟擔負起自主創新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引領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歷史責任。D5200-240塔機項目的研發成功,是中聯重科再次擔負起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提供關鍵裝備,提升中國塔機技術水平的神圣使命與光榮任務,實現了中國乃至世界工程施工裝備制造技術的重大突破,以自主掌握產品核心技術,創新發展的實際行動向總書記匯報!
背景資料:
1、安徽馬鞍山長江大橋
安徽馬鞍山長江大橋,是繼銅陵、蕪湖、安慶長江大橋建成后,長江安徽段修建的第4座跨江大橋,是我國建設的又一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公路橋梁,也是主跨距全球最大的為三塔二跨懸索橋,為我國大建設、大發展時期的重大項目。
2、中鐵大橋局
中鐵大橋局的前身是1953年為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經政務院批準成立的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是中國唯一集橋梁科學研究、勘測設計、工程施工、機械制造四位于一體的大型工程公司。中鐵大橋局在國內外設計建造了1100余座大橋,總里程1200余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建造橋梁最多的企業,具備在各種江河湖海及惡劣條件下修建各類型橋梁的能力。新中國成立以來,任何一個開創性的橋梁,均是大橋局負責修建或擔任主力軍,每一座知名大橋,幾乎都有大橋局建設者的身影,其承建的工程獲得100多項大獎,創新中國企業紀錄26項,擁有國家有效專利63項。公司現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000余名。
自成立以來,中鐵大橋局始終堅定不移地把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公司橋梁建造核心技術始終保持國內領先,橋梁科技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眾多專業裝備的研發制造進一步確保了中鐵大橋局在國內建橋領域的領先地位。目前,中鐵大橋局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基礎施工裝備(KTY4000型大直徑鉆孔設備、“大橋海威951號”95米打樁船等),擁有建橋的“超級海上艦隊”(起吊2500噸的“小天鵝”號、起吊3000噸的“天一號”海上運架一體船、“大橋海虹”號200噸起重船、“大橋雪浪”號400噸全回轉起重船等),擁有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專用設備(JQ900型箱梁提、運、架專用設備和各種先進的架橋機)等。隨著D5200-240塔機的制造和裝備,中鐵大橋局建橋裝備將全方位涵蓋橋梁基礎施工和上部結構施工,形成一整套國際領先的建橋裝備體系,一支完全能在任何江河湖海上鋪路架橋的全能型建橋施工隊伍將為全球業界所矚目。
3、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發展歷程
中國塔機行業走過50多年的發展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實現了從“進口塔機”到“世界塔機中國造”的非凡跨越。“中聯塔機”的發展史亦是中國塔機的發展史。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發源地,中聯重科的母體——長沙建筑機械研究院一直專注于塔機技術的創新與傳承,用大量的科研成果扶持起中國80%以上的塔機企業走上發展之路,奠定了我國建筑機械行業的技術根基。
1956年,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QTZ160塔機在長沙建筑機械研究所成功問世,帶領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邁出了塔機中國造的歷史步伐。
從1995年起,中聯重科開始自行生產“ZOOMLION”牌塔機,開創了中聯塔機發展史上的華美篇章!
1996年中聯重科開發出全國首創的全變頻無級調速塔機,大大提升了中國塔機的技術水平。
進入21世紀,中聯塔機連續實現跨越式發展,保持平均60%的年增長率,陸續開發出錘頭式、平頭式和動臂式全系列產品,產品遠銷歐美、中東、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中聯重科成功開發出目前國內最大噸位動臂塔機TCR6055-32,改寫了我國大型動臂塔式起重機依靠進口的歷史。同年推出D1100-63超大型塔式起重機,主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2009年,中聯重科又成功設計出特大型動臂式塔機DR1250-63,打破國外動臂式塔機對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同時完成D3200-160超大型塔機的技術儲備,不斷引領行業邁入新的征程。在跌宕起伏的金融海嘯中,中聯重科高瞻遠矚,投資5億元、傾力打造出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的單一塔機生產基地,高調宣布“做世界級塔機制造企業”的藍色夢想,為中國塔機行業注入了勃勃的生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