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山東臨工“紅色情”精準扶貧行動蒙陰站隆重啟動。臨沂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百迎、臨沂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莫鳳玲、蒙陰縣政協主席李友成、蒙陰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玉華、山東臨工總裁于孟生、山東臨工黨委副書記周維升、山東納百川工程機械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加欣等各界人士數百人出席了啟動儀式。
通過民政部門的推薦篩選,活動首批向越戰老兵馬復習、傷殘軍人公丕峰分別捐贈一臺挖掘機,向龐懷山、徐蘇明等7位創業者提供創業扶持,把一百多名沂蒙子弟培訓成熟練的工程機械操作手,通過全程幫扶確保效果精準,為當地扶貧攻堅貢獻臨工力量。
蒙陰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是臨沂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山東臨工“紅色情”行動的到來,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山東臨工“紅色情”沂蒙老區精準扶貧行動在蒙陰啟動
山東臨工總裁于孟生表示,臨工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不忘沂蒙的父老鄉親,一直不遺余力地推動產業扶貧,投資建設了臨工工業園,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增加了地方政府稅收。 “紅色情”行動源于沂蒙,回歸沂蒙,活動精準識貧、精準施策,措施更直接,聚焦到人,落實到戶,吸引更多沂蒙子弟加入工程機械行業,踏上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臨沂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莫鳳玲向山東臨工總裁于孟生頒發慈善榮譽證書
捐贈設備、創業扶持、職業培訓和全程幫扶,是“紅色情”行動的四大精準扶貧措施,蒙陰站四大措施全面展開:首先向越戰老兵馬復習、傷殘老兵公丕峰分別捐贈一臺暢銷的臨工E660FL型挖掘機,為其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在創業扶持方面,向龐懷山、徐蘇明等7位創業者提供創富基金,扶持他們快速成長;在職業培訓方面,在蒙陰及沂蒙山區招募了100多名有志于工程機械的年輕人,前往臨工工業園進行專業培訓,幫助他們獲得技能水平證書,憑借知識和技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同時,在當地經銷商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為上述人群提供從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到扶持創業、輔導經營的全程幫扶,確保每個階段都能獲得切實有效的幫助。
龐懷山、徐蘇明等7位創業者接受了山東臨工捐助的創富基金
為弘揚以“愛黨愛軍”為核心的沂蒙精神,“紅色情”行動一直把退伍軍人作為幫扶重點。在延安站,向空軍退役、照顧癱瘓父親六年如一日的韓維兵捐贈了一臺挖掘機,在當地引起很大反響。在蒙陰站的捐贈對象中,馬復習曾經參加過越戰并立功,他的雙胞胎女兒出生時,小女兒由于缺氧導致腦癱,生活不能自理,馬復習不拋棄不放棄,無論家庭如何困難,都努力為女兒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至今已經堅持了30年。公丕峰服役時因公傷到腎臟,退役后被腎病困擾多年,但他對生活充滿希望,堅持打工支撐一家三口的生活,愛人和女兒和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是遠近聞名的模范家庭。
臨沂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百迎致辭
臨沂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百迎在致辭中表示山東臨工的“紅色情”精準扶貧行動,傳播了正能量,彰顯了企業擔當。對于本次行動,市民政局也將積極做好配合服務,切實將精準扶貧進行到底。
捐助對象馬復習、公丕峰與政府和企業領導在捐助的挖掘機前合影
“紅色情”行動蒙陰分隊隊長、山東納百川董事長劉加欣表示,在蒙陰站的活動中,蒙陰分隊將認真落實活動計劃和措施,發動本地的大企業、大客戶和老司機,為幫扶對象提供更多機會,激勵那些仍在觀望、猶豫的貧困人群加入工程機械行業,分享精準扶貧行動帶來的紅利。
山東臨工黨委副書記周維升向“紅色情”精準扶貧蒙陰分隊隊長劉加欣授旗
“紅色情”行動自啟動以來,已經深入大涼山、延安、井岡山、沂蒙山等革命老區,每站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實踐表明,“紅色情”行動既是一項回報老區的公益活動,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紅色精神的創新實踐與大力弘揚,詮釋了山東臨工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支撐點的理念。可靠承載重托,山東臨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