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指導單位的“2018產融協同高峰論壇”23日在天津舉行。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發表主旨演講。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學紅
郭學紅表示,工程機械行業增長持續超預期。據統計,2018年1-8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量同比增長32.4%;出口表現亮眼,增速達到 40.3%。此外,行業結構和動能不斷優化,行業集中度提升,盈利能力持續增強,資源向研發傾斜,智能制造新動力逐步建立。與此同時,行業誠信體系提升,企業的風控意識增強,設備銷售杠桿比例降低,資產結構持續改善。客戶更加重視自身征信,投資回歸理性,抗風險能力不斷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對金融的需求強烈。工程機械行業上下游積聚的多為中小微企業,經營能力及信用資質相對較低的客戶、經銷商、供應商群體,其金融服務需求較為強烈,但其難以憑借自身能力充分獲取各類金融資源。“因此,工程機械廠商作為產業鏈中相對實力最強的核心企業,需要擔當起金融服務提供者、擔保者的角色。”郭學紅表示。
盡管行業跨界合作意愿強烈,但行業與行業之間普遍存在信息不暢通的問題。對此,郭學紅提出,首先,工程機械廠商應通過金融服務增強上下游產業伙伴的互聯,通過產融協同來實現與上下游產業伙伴經營的協同、信用的協同、資源的協同,并在產業增值的基礎上創造金融增值。其次,在金融服務差異化方面,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綜合性金融產品,降低運作成本。另外,單一設備金融向客戶綜合金融轉變,不斷拓展金融服務范圍、增強客戶粘性、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擴大金融服務收益。最后,讓金融服務在產業鏈上下游逐步延伸。
另外,郭學紅還表示,廠商金融的發展要利用金融科技降本增效,利用大數據征信增強風控能力,降低客戶準入風險,利用遠程貸審、電子合同,降低小微客戶業務操作成本。同時,依托廠商豐富的金融資源和客戶逐步提升的經營能力、信用水平,打造共同發展、互利互惠的金融生態圈。廠商金融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回歸產融協同的本質,從促銷工具轉變為市場化的增值服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