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聯重科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繼續保持“有質量的增長”。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15億元,同比增24.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191%。1-9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75%,達歷史最好水平。
中聯重科認為,受益于工程機械行業的持續復蘇,通過聚焦主業、注重新業務質量及優化產運銷等一系列舉措,公司經營效率和各項財務指標同比向好。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基建項目的推動下,工程機械行業整體維持高位運營,公司主導產品份額繼續占據市場前列。
收入利潤實現雙增長
據了解,受益于國內基建投資、生產制造工藝升級、海外訂單增加等多重因素拉動,工程機械行業增長持續超預期。據統計,2018年1-8月,工程機械主要產品銷量同比增長32.4%。
中聯重科報告顯示,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均實現增長,分別達24.55%、191%,其中工程機械板塊表現靚麗,收入同比增長50%,主營產品持續產銷兩旺、量價齊升,尤其是塔式起重機、混凝土泵車、工程起重機和樁工機械的市場表現突出,建筑起重產品同比增長109%,混凝土機械產品同比增長44%,工程起重機械產品同比增長62%。市場份額穩中有升。與此同時,公司工程機械其它重點產品收入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2018年,中聯重科資源持續向研發傾斜,構筑智能制造新動力,加速向“制造服務型企業”轉型,成為公司效益增長的重要引擎。公司強調創新驅動,保持了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3.57%。上半年,新增9款4.0智能化工程機械產品。其中,搭載大數據及單機智能技術的ZTC251、ZTC800智能汽車起重機上市。同時公司還研發出高鐵專用4.0攪拌站,并一次性推出三款型號產品,完全覆蓋高鐵市場需求,深受市場好評。
中聯重科3大類高空作業機械設備于近期發布,標志著中聯重科延伸產業鏈、拓展新興業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時,中聯重科在工業互聯網上的布局也獲重大進展。日前,中聯重科成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中科云谷落戶上海臨港,持續助力產業升級。
在農業機械領域,與吳恩達教授的人工智能公司Landing.AI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中聯重科高起點跨入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成為國內首家AI農業裝備制造企業,為轉型升級提供發展新動能。
運營效率明顯提升
報告期末,中聯重科資產負債率56.9%,杠桿比率和債務規模平穩可控。1-9月,公司推進應收賬款催收和二手設備清理工作,加強兩金管控,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同比減少約158天,期末存貨比2017年期末減少1.4億元,存貨管控能力顯著增強,周轉天數同比減少了85天。期末營運資金同比增長8.45%,遠低于銷售規模增幅,顯示公司運營水平和業務質量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1-9月,中聯重科各項費用總額同比下降8.2%,隨著銷售規模的增長,費用率明顯下降,對公司凈利潤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現金流凈額達歷史最好水平
1-9月,中聯重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5%,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在行業重回發展“快車道”的情況下,充足的現金儲備意味著中聯重科在激烈的競爭中將能掌握更多主動,有更足的能力研發產品、開拓市場。現金流和利潤的同步上升,表明中聯重科盈利能力和經營質量繼續提升。
中聯重科表示, 通過實現銷售收入增長、加強回款催收和庫存管理,以及嚴控成本及各項費用等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舉措,有效改善了公司現金流狀況。公司將持續收緊信用政策,牢牢把握風險控制關鍵點,化解存量風險。
行業專家預計,受基建投資增長、環保升級、設備更新換代、人工替代,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等利好驅動影響,工程機械行業將持續增長。中聯重科未來將加速融入科技創新浪潮,用新技術改造裝備制造,對標世界一流,打造世界裝備制造的領軍企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