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香料之路”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印度是中國企業(yè)拓展海外市場的首選。自2002年進入印度市場,三一在印度市場已耕耘了16年,并依托“本地化”戰(zhàn)略,在今年迎來了跨越式發(fā)展。
三一印度寶馬展盛況空前
圖丨三一印度展臺開幕式
本月11日至14日,南亞地區(qū)首屈一指的工程機械展覽盛會——印度國際寶馬展在首都新德里舉行,三一印度以“One World,One SANY”為主題,攜自主生產的挖掘機、履帶吊、平地機、攤鋪機、拖泵等33臺產品亮相,展位面積達4000平方米,是寶馬展最大的參展商之一。
作為世界上發(fā)展最快的市場之一,印度工程裝備市場發(fā)展?jié)摿薮蟆1敬斡《葘汃R展吸引了來自26個國家的700家參展商參加,約4萬名觀眾觀展。其中,三一印度展臺是展會人氣最高的區(qū)域之一。
圖丨祁俊、向文波等參加新品發(fā)布會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è)協(xié)會會長祁俊、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也專程來到了三一印度展臺,除參加開幕式外,他們還共同出席了SY215C-9挖掘機、SYG5230THB泵車等多場新品發(fā)布會。
據介紹,三一印度本次帶來了14款新品參展,其中本地生產的SYG5230THB泵車、SCC800A-1履帶吊、HZS300攪拌站等最受人關注。這些新品專門針對印度市場特點開發(fā),客戶關注度極高,共收獲了近100臺訂單。
圖丨三一印度寶馬展現場
展會期間,多家印度主流媒體采訪了三一印度CEO狄巴克。前不久,他因為對推動印度工業(yè)發(fā)展的貢獻,獲得了“2018印度工程設備年度人物獎”。
狄巴克說,與上屆相比,三一印度“本地化”邁上了新的臺階。目前,三一印度本地人才占比超過96%,且在印度銷售的設備產品基本實現了本土化生產,并出口到印度周邊國家、非洲等區(qū)域。未來,三一印度將繼續(xù)擴大產能,進一步擴大經營領域。
圖丨向文波視察三一印度展臺
三一印度在寶馬展的盛況是其今年良好發(fā)展的一個縮影。作為集團效益最好的海外基地之一,今年1-8月份,三一印度銷售額約11億元,全年有望超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9月20日,三一印度生產的第8000臺設備在普納產業(yè)園下線,僅耗時一年多,就實現了從“4000臺到8000臺”的跨越。
印度官員訪問,贊三一經驗值得借鑒
三一印度在寶馬展上的精彩表現,同樣得到了印度官員的認可。12月21日,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高士(Sujit Ghosh)訪問三一長沙產業(yè)園期間,就贊賞了三一印度今年以來的亮眼表現。
期間,在三一重工副總裁李京京的陪同下,高士總領事參觀了三一的智能化生產車間、工業(yè)物聯(lián)網等,雙方還就中印項目合作等話題深入交流。
在三一18號智能生產車間里,一幅梁穩(wěn)根等三一創(chuàng)始人的早年合影讓高士總領事駐足良久。他說,莫迪政府2016年啟動了“印度創(chuàng)業(yè)、印度崛起”的雙創(chuàng)計劃,鼓勵民眾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三一集團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對印度年輕一代很有啟迪和鼓舞作用。
實際上,不光是在“雙創(chuàng)”領域,總領事認為,中印同為最大的發(fā)展國國家,三一重工的發(fā)展經驗對印度制造業(yè)具有很深的借鑒意義,尤其是“本地化、數字化”經營理念與莫迪總理的“印度制造”、“數字印度”不謀而合。
生產線前,總領事多次表示,希望三一印度也能修建這樣花園式的智能廠房,政府一定非常支持。
近年來,為解決印度技術人才短缺問題,印度政府還積極推行“技能印度”計劃,希望到2022年,能培養(yǎng)4億技術人員。
為此,高士特意來到三一的另一家上市企業(yè)“三一工學院”,看望12名印度索邁亞大學交換生。他深入考察了三一工學院“產教結合”教學模式,并要求同學們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中國文化,廣交中國朋友,做中印兩國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李京京稱,三一重工的獨特技術和先進經驗,將為打造“技能印度”貢獻力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lián)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