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基建投資增速持續回落,1至9月份基建投資同比增長3.3%,增速比1至8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而今年年初基建投資還保持著16.1%的增長速度。年底政府公布了重大利好消息,千億基建項目爆發,工程設備租賃行業迎來“春天”,塔機安全管控成為最重要問題。
10月31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從4月份國常會再提擴大內需,到7月份底,國務院提出基建補短板,至此全局性、細化性重磅政策終于出臺。
經過研讀,《指導意見》中出現了23處“加快”、9處“加強”字眼,僅出現3次“加大”,從側面透露本次“大基建”,更重視效率與質量。在步入四季度后,基建投資已開始“踩油門”。
國家發改委密集批復多個高鐵和特高壓項目,涉及總投資規模千億元,年底設備租賃行業將引來重大利好。
九項任務+十大配套措施
《指導意見》分九項任務部署:傳統的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仍是主要的投資方向,這五項與以往的加大固定資產投資路徑類似;
在提出九項任務之后,《指導意見》還提出十大配套政策措施。分別涉及:重大項目儲備、項目推進、保障措施、資金管理、金融支持、融資平臺支持、民間投資、PPP、放管服、防范風險十個方面。
四季度千億元項目獲批
除國務院發布基建補短板大利好之外,步入四季度后,基建投資已經開始“踩油門”。發改委密集批復多個高鐵和特高壓項目,涉及總投資規模千億元。多個機構認為,四季度基建增速有望反彈,工程設備租賃行業將會持續火爆。
基建投資提速
1、10月9日,發改委批復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總投資估算38.66億元。
2、10月17日,發改委正式批復新建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設工期4年,總投資367.95億元。
3、10月25日,重慶市發改委披露信息顯示,發改委近日正式批復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可行性研究報告,將于近期開工,總投資535億元。
政府投入千億資金在基建建設,設備租賃行業迎來“春天”,但是也不要忽視塔機安全管控問題。近年來,關于工地塔機事故的新聞層出不窮,血與淚的教訓令人震驚和悲痛!
2011年4月27日湖南婁底一施工塔機攔腰折斷,造成駕駛員身亡;
2018年5月21日一建工地塔機施工作業時發生折斷倒塌事故。
根據2016年國家安監總局的數據,全國工地塔機平均每天倒塌兩臺,每倒塌一臺平均死亡1.57人,設備租賃的安全問題已經觸及到了國家的底線。
11月14日,住建部通報了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的進展情況,值得關注的是,通報中對“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承諾書簽署率”的要求是100%,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已進入全面落實階段,設備租賃行業安全問題吃緊。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中的情況來看,各地在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仍有部分地區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落實不全面,對違法違規案例失信懲戒及曝光力度需進一步加大。
二是各地區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工作進展不平衡,個別地區尚未全面開展這項工作,標準化考評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大。
三是部分地區推動工程技術進步工作進展仍較緩慢,應用新技術工程數量較少,推進工作有待加強。
從通報中不難看出,國家對建筑工地的安全問題下了“狠手”,出了問題,一定會嚴格追查責任人,決不姑息。
那么,如何高效地進行塔機安全管控,降低事故發生概率,保障工程高質量完成呢?
近年來,關于如何保障工地安全的爭論從未停息,塔機一直是施工設備中安全風險最高的機種,變革傳統塔機作業方式,借助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手段提升設備租賃的塔機安全管控等級逐漸成了行業共識。
以享租設備為首的企業紛紛試水探索施工現場的智能管控,通過引入物聯網技術監控管理塔機在作業過程中的狀態,對塔機的動作實時監控、實時管控、達到防碰撞、防傾覆、可視化、大幅降低安全隱患,有效提高租賃設備的工作效率。
據了解,享租管家APP是由享租設備孵化的工程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享租管家以物聯網、互聯網核心技術為驅動,解決工程設備產業中安全管控、資產管理、人員管理、設備租賃等方面問題和痛點
享租管家已經在多個施工項目領域得以實際應用,并在塔機安全管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已經完整實現圍繞塔式起重機施工過程中的全方位安全監測監控,包括吊鉤可視化、移動設備端實時顯示、塔機機群間防碰撞、塔機區域保護、限位安全保護、風速預警、防傾翻等眾多功能。
基于市場的廣泛深入校驗,享租管家以便捷、易用、實用的工具屬性,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同。未來,享租管家也將以確保施工科學、有序、安全為目標,不斷更新迭代,提升塔機安全管控等級嗎,賦能整個設備租賃產業鏈,共贏未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