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偶然讀到一個故事:有一位大師,幾十年來潛心修煉“移山大法”,然而大師最后得出的結論足可以讓你我回味。大師說,世上真有什么移山之術嗎?我看,惟一能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進入21世紀以來,整個工業所處的時代背景逐步演變為全球化和信息化,它不斷地改變著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生產組織方式。國內市場國際化是機械工業各行業企業家普遍認可的共識。
由于發達國家已經步入后工業化時代,其突出標志可以表述為兩個方面,一是制造技術趨同,二是服務已成為主要競爭手段。
我很贊同郎咸平教授的觀點,在企業的整體價值鏈中真正處于高盈利水平的是研發和服務。
那么,反過來看,我國制造業企業現在處于什么階段呢?大多數企業還處于整個制造鏈中的最低端———制造,工廠制非常普遍,以成本為核心的管理體制也是大行其道。
郎教授認為整個產品盈利模式當中,制造環節是盈利水平最低的,這就是為什么蘋果公司把所有制造業務都轉移到國外,這也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產物。
因此,在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制造企業如何應對顯得至關重要。畢竟這種背景對我國制造業企業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是我們離不開這樣的經濟、經營環境,二是我們無法改變這種游戲規則,我們必須在同一規則下與國際強手展開強勢競爭。
這種形勢就像“大山”一樣,是每個企業無法改變的,或以當前的實力暫時無法改變的。在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過渡的這段時期,一定會遇到困難、碰到瓶頸,也或許會有“頭撞南墻”的時候。
“移山大法”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就改變自己;如果顧客不愿意購買我們的產品,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生產出足以令客戶愿意購買的產品;如果我們還無法成功,是因為自己暫時還沒有找到成功的辦法。
想要事情改變,首先就得改變自己。在采訪沈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的時候,他也給了我這種答案。所以面對強手競爭,沈陽機床集團決定主動、迅速地實施戰略轉型。
現在,沈陽機床集團致力于實現從以我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從以領導為主角向以員工為主角的轉型,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與文化,從自我關注到關注客戶,讓營銷和服務成為企業的主角。
只有改變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
山不過來,那就讓我們過去吧!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