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峰會組委會發布了2018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榜單。
2018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
2017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
一陣營格局穩定,二三陣營醞釀變局
第一陣營穩如泰山。相比2017年,2018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排行榜的競爭格局沒有太大變化。其中,第一陣營國際知名的兩家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捷爾杰與吉尼連莊坐穩全球前兩把交椅。
在第3-5位的第二陣容中,企業角逐異常激烈。2008年榜單中排在第5位的Skyjack,從2012年開始便始終穩居第3位;而歐歷勝則和愛知企業在4、5兩名之間相互爭斗了5、6年。雙方你來我往。
在6-10位的第三陣營中,排名總是不斷發生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巨頭——鼎力。在繼2017位居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榜第九之后,再度躍升一位,位居全球高空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榜單第8!
銷售額全軍上漲,國產鼎力實現翻番增長
2018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銷售額占比
2018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合計銷售額為73.78億美元,同比上年增長10.1%,表明了全球市場的繁榮態勢,全球前十的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銷量業務再度步入增長軌道。
銷售額競爭格局方面:捷爾杰由于受到軍方訂單下降的影響,其銷售額與上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其余9家高空作業設備制造企業均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其中,曼尼通集團借勢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廣泛的市場布局,銷售額增幅高達70.0%,增速領跑10強榜。鼎力憑借日益提升的國際地位和品牌影響力,以53.5%的銷售額實現了翻番增長,詮釋了中國加速度。成為了全球高空作業設備產業的高光點之一。此外,Skyjack、Haulotte和Snorkel三家企業也均實現了銷售額的強勁增長。
此外,在2018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10強排行榜中,吉尼和捷爾杰兩家公司貢獻了59.1%的銷售額,前五名企業的銷售額貢獻率為86.9%。
高空作業引人入勝,中國企業組5強軍團
2018年,是高空作業平臺飛黃騰達的開端。業界人士認為,我國高空作業平臺保有量仍然有5—10倍成長空間。高成長性和發展潛力“引人入勝”,未來前景可期。
據不完全調查,2017年,中國高空作業平臺總量已超過70000臺(市場增量接近30000臺),繼續保持50%以上的強勢增長。2018年,投身高空作業平臺租賃的企業數量已穩超1000家,終端租金整體平穩上升,主機廠銷量增幅基本在40-60%(部分企業更高)。2019年的市場增長勢頭仍將持續。
2018中國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5強
在最新評選的2018中國高空作業設備制造商5強榜單中,坐擁前五強的國產品牌:鼎力、臨工重機、星邦重工、徐工和美通重工,組成了中國高空作業機械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極大推動了中國高空作業機械市場的發展,提振了國產品牌強勢邁入全球市場的信心。
國產品牌高調入局,新品重拳出擊
2018年,眾多國產企業,紛紛高調布局高空作業產業,重金投資合作,新品層出不窮。釋放了中國大鱷向全球高空作業市場沖擊的信號。
中聯重科高空作業平臺新品發布
中聯重科重磅發布5款高空作業平臺新品(ZS0808HD(鋰電)、ZS1012DC、ZS1212HD、ZT26J和ZA14J),高調布局高空作業機械智能工程的投產。
GTBZ24A徐工新一代高空作業平臺技術與產品的“領軍人物”
高空新亮劍——徐工消防全新研發的新一代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GTBZ24A;此外,徐工在新的定增方案中,將拿出12.35億元用于重點投資高空作業平臺智能制造項。
浙江鼎力升級款臂式新品上海Bauma展發布
利刃出鞘——浙江鼎力升級款臂式發布BT30RT直臂式和BA28RT曲臂式等6款臂式高空作業平臺新品。
星邦黑科技之黃金戰士18米直臂閃耀登場
星邦重工重磅發布的18米直臂式高空作業平臺新品——GTBZ18J。
柳工PTT160C高空作業車
柳工推出全新的LIUGONG-ISOLI_C系列高空作業平臺(PTT160C、PSA210AS等)以及車載式高空作業平臺。
浙江鼎力和上海宏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開拓國內高空作業平臺市場。
浙江鼎力與上海宏信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
......
徐工大手筆投資,磨刀霍霍;
中聯重科計劃“3年做到國內第一,6年全球前三”;
臨工致力將高空作業設備業務擴展至全球,成長數百億規模中的臺柱子”;
鼎力加大國內市場投入,誓保國內龍頭地位;星邦加大租賃商覆蓋,積極布局以期躋身前列;
要開創高空作業市場藍色宏圖的柳工……
占據主場優勢的中國品牌已成為全球高空作業機械產業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未來,期待中國高空作業企業策馬揚鞭,為全球高空作業機械產業的中國力量再度加碼,向著全球高空作業平臺10強榜單昂首挺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