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筆者從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汽)獲悉:2018年,陜汽搶抓機遇,奮力開拓國際市場,重型卡車出口量實現穩步增長,全年出口重卡13508輛,同比增長38.71%,占全國重卡出口總量的比重超過1/6,達到17.72%,較2017年增長4.11個百分點;實現出口收入27.69億元,同比增長10.58%。
陜汽出口額的顯著提升,得益于企業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今年1月8日,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陜汽與“黃金產業鏈”成員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山東大學聯合完成的“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在創新驅動發展的過程中,陜汽搭建起了以自身為主體,高校、科研機構、產業技術聯盟、海外研發機構、政府等多方協同的生態化研發體系,在行業內最早從事天然氣及新能源重卡的技術預研及產品開發,開創CNG(壓縮天然氣)、LNG(液化天然氣)商用汽車細分產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重型超級電容牽引車在國內首家推向市場,自主開發的新一代X6000產品平臺各項性能指標達行業領先水平。
陜汽圍繞“兩個關注”(關注產品全生命周期、關注客戶經營全過程),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通過整車引領,率先提出大馬力發動機+直接擋變速器+小速比單級橋動力系統集成技術,引領了中國重型商用汽車技術發展潮流。
為了給技術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年來陜汽依托國家、省級技術中心與試驗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平臺,通過重大科研項目和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體系,通過完善專業總監、科技帶頭人、專家等制度,暢通科技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攻關團隊,其中擁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博士、學科帶頭人等高級專業人才200余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