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掛車,這個鼎盛一時風光無限的傳奇車型,短短二十年,竟然在國內已經幾近滅絕了。反觀國外,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泰國全掛車仍然活躍在貨運一線,為什么在中國就滅絕了呢?
操作復雜,唯有老司機才能駕馭
小時候有個家里的叔叔是開全掛的,一有空我就纏著他給我講車的故事,有時間還會短途跟車玩兒一圈。我的印象里,全掛車的操作要比半掛車還要難。
因為掛車前軸是帶轉向的,前進時的循跡性不如半掛車好、倒車更是考驗技術,沒有一定的經驗根本倒不了車。
那時候全掛車的發(fā)動機馬力并不是特別大,主車一般是4X2或者6X2載貨車,掛車則2軸或者3軸掛車。每當去西北以后就有點擔心,因為滿載的情況下特別怕上坡下坡,要么是上不去,要么是不敢下。
后來流行半掛車的時候,我叔叔主動換了半掛車,他的感覺是半掛車好開多了。
行駛穩(wěn)定性,難以繞開的劣勢
全掛車和主車是通過牽引鉤連接的,二者之間可以上下左右四個維度運動,因此全掛車在高速行駛時容易擺來擺起,尤其是裝載不均勻和雨雪天氣的時候,這種隱患更加明顯。
另外,當時的技術背景下主掛車的制動協同性也不是特別好,經常會有前后制動不同步的情況。如果遇到拐彎、顛簸、濕滑路段,剎車操作不好很容易引發(fā)事故。
行駛不穩(wěn)定的弱點,直接導致了后來的政策變化,對其產生致命性的打擊。
政策原因,宣布全掛車時代結束
2003年10月28日,我國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中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一百二十公里。
從此全掛車不再允許進入高速公路,這對于側重于長途大運力的半掛車是致命性的打擊,以后也就只能在短途國道混混日子了。
運力原因,壓倒駱駝最后一根稻草
其實就算不能上高速,全掛車憑借通過性和靈活性的優(yōu)點還是可以混混日子的。但是,半路上卻殺出個程咬金——半掛車。
論馬力牽引頭的馬力比單車要大;論運力,半掛車也已經趕上并超過了全掛車。另外半掛車的操縱性、安全性都優(yōu)于全掛車,又是國家大力倡導的車型,半掛車一下子成了全掛車的完美替代產品。
政策讓全掛車奄奄一息,運力原因讓全掛車徹底斷了氣,從此之后全國上下長途運輸全部變成了半掛車的天下。
全掛車還有機會起死回生嗎?
那么全掛車死絕了嗎?其實并沒有。在新疆還有不少的全掛車在運行;在山西河北,短途拉煤炭的老全掛也偶爾能看到;
甚至在北京,還有大量的大馬力8X4改裝的全掛車拉著砂石料瘋狂的沖來沖去。但是這些全掛車只能在局部小范圍使用了,他們的茍延殘喘并不意味著全掛車還有翻盤的機會。
2016年新GB1589中新增了汽車列車一項,很多人認為這是國內像歐洲看起,準備大力發(fā)展全掛車車型。
雖然我承認全掛車在靈活性、裝載體積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優(yōu)勢,但小陳對全掛車的前景并不樂觀。
首先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各種各樣的地形,全掛車在地形適應性方面不比半掛車強。
其次全掛車在裝載體積方面略有優(yōu)勢,但在承重方面和半掛車是差不多的,而且我國也不會允許更大運力的車型出現了,未來低地板半掛車普及起來,也能能夠彌補在裝載容量方面的弱勢。
最后,國家倡導中置軸車型,論靈活和效率中置軸仿佛是更優(yōu)的選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