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18日,由中國財務公司協會主辦的"財務公司的票據業務"專題沙龍在徐工集團舉行。中石油、中石化、海爾等三十余家大型企業集團所屬財務公司的代表匯聚在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共商新經濟時代財務公司票據業務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
專題沙龍上,票據交易所、中石化財務公司、兵裝財務公司、海爾財務公司的高管作為代表進行了現場交流。與會人員認為,票據業務兼具信貸和資金業務屬性,一頭連接著實體經濟,另一邊又通過貨幣市場連接著億萬資金。財務公司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要以票據業務的創新為發力點激活企業集團的金融活力,從而切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助推我國大型企業集團的高質量轉型升級。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江龍致辭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吳江龍:"財務公司成立實際上就是兩大功能,第一是使主業流動性管理更好,盈利能力更強。第二,風險控制,能夠通過金融產品,財務公司能夠得到風險控制的加強。"
?中國財務公司協會李玉平專職副會長發言
上海票據交易所歐韻君副總裁發言
當前,全國范圍內財務公司的總數量已突破250家,作為"依托集團、服務集團"的具有雙重屬性的新型金融機構,財務公司已成為全國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金融力量。此次中財協專題沙龍選擇在徐工召開,旨在通過研究徐工金融業務創新,從而加強財務公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據悉,2013年,徐工集團已成立了財務公司,加強金融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促進了集團轉型升級與國際化。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吳江龍:“習總書記到徐工來給徐工提出的要求,要國際化,那么這個國際化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海外成熟的市場當中金融產品是必須的。如果你沒有這個金融產品,你要想做到跟別人競爭,第一不可持續,第二,盈利的空間就很小。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金融產品也必須要不斷地擴展跟進。”
本次沙龍深度研討和分析財務公司票據業務服務實體經濟之道,以制造業選型為藍本深度剖析,增強了全國財務公司“抱團”服務實體經濟的軟實力,為未來中國大型企業集團在一帶一路國際新征程,描繪了一幅“金融助力、互利共贏”的新經濟時代的嶄新藍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