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圍繞“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各大央媒紛紛聚焦長沙,頭版位置、長篇紀實、重磅視頻等密集報道刷屏朋友圈。這座新興的“網紅”城市,不僅是一座娛樂之城、美食之城,更是一座智造之城。在這座智造之城里,智慧三一實力圈粉。
《人民日報》頭版:發力智能制造闖出轉型路徑
5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聚焦長沙智能制造,特別提到了三一通過智能化轉型升級,迸發新的活力。
報道指出: “智造”撬動生產方式變革,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生機勃發?!耙捶恚捶∥覀儽仨氈鲃映鰮?,跨過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這道關口。”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的話,道出10年前長沙工程機械行業的抉擇。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市場需求低迷,產能過剩,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長沙的工程機械產業陷入迷茫。
二次創業,苦練內功,向“智造”要活力、拓市場,才能化危為機。包括三一重工在內的長沙工程機械企業紛紛建設智能化制造車間,布局智能化物流體系,搭建大數據云平臺……
新華社四稿連發,解密“智造之城”
《中國智能制造熱潮涌動》、《長沙:“工程機械之都”探尋世界坐標》、《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長沙“辯證法”》、《新華時評:讀懂“智造之城”的“笨”功夫》,從5月15日開始,新華社推出了多篇關于長沙高質量發展的稿件。
新華社對三一等長沙工程機械企業尤為關注。從“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到藏在18號廠房里的“中國工業智能制造的藍圖”,再到放眼世界的國際化,三一借助智能制造推動,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煥發出旺盛的活力。
報道認為,三一等企業不斷探尋世界坐標的經歷,濃縮了長沙走向高質量發展、走向世界的征程。
中央電視臺講述三層小樓如何變成亞洲最大智能車間
5月12日,CCTV2《經濟信息聯播》聚焦三一向“智”造要效益。在智能化升級之后,大數據成為了智能制造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報道詳細介紹了三一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大數據變為效益。三一產出的“挖掘機指數”不僅能夠提升客戶服務體驗,還能賦能中小企業。目前,智能升級已經覆蓋到了三一生產全鏈條。
5月20日,CCTV1和CCTV13中同步播出的節目《朝聞天下》,講述了三一匠人雷東風的故事,為觀眾們帶來滿滿的正能量。
初中畢業雷東風年輕時曾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能坐在大學的教室里聽一堂課。然而今天作為技能大師的他,竟被湖南大學邀請去講一堂課。課堂上,他分享了在三一突破重重困難制造中國第一臺三一37米泵車的故事,讓學生們都感動不已。而三一也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打破外資壟斷,最終從農村的三層小樓起步,建設起了亞洲最大智能車間。
光明日報頭版:以智能制造統領產業轉型升級
5月20日,《光明日報》頭版刊文《以智能制造統領產業升級》,其中提到,位于長沙經開區的三一重工18號廠房有“花園式工廠”的美稱,“智能”是這里的主旋律。無論是廠房智能化的生產過程,還是“挖掘機指數”,又或是三一樹根互聯,都在記者筆下一一呈現。
此外,光明日報官方微博還在探訪三一后第一時間推文:“服氣!迪拜塔再高,也得用長沙的泵!”并附上了在三一拍攝的短視頻,讓人更直觀地認識“三一智造”。
《經濟日報》頭版:三一內部裂變出“智慧”的增量
滔滔湘江水、巍巍岳麓山,孕育了長沙人“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質。在新時代發展征程中,以制造業為基礎的長沙,卻出人意料唱出一曲“敢為天下智”的大戲,發展質量之高、動能轉換之快令人眼前一亮!
《經濟日報》記者將三一重工作為“智”量引領增量的典型案例,稱“傳統優勢企業內部,也裂變出‘智慧’的增量”。報道中寫道,傳統強企三一重工,內部孵化裂變出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這個平臺誕生僅僅3年,卻成為三一重工甚至是全國機械工業最重要的“大腦”之一。
《工人日報》:在三一觸摸升級脈搏
5月20日,《工人日報》頭版刊發的《星城閃耀“未來之光”》文章稱,通過智能制造,工程機械這類傳統制造業“老樹發新芽”,重回歷史最好水平。
同時,工人日報通過蹲點報道文章《三一一夜——近距離觸摸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脈搏》,還原了在深夜中繁忙有序的生產場景,也展現了智能化升級為制造業帶來的改變。
《中國青年報》:這個工廠不一樣
這是個很不一樣的工廠:眼前不是各種生產物料,而是噴泉、棕櫚樹、綠草、清水;生產線上沒有一大群工人在流水作業,只有幾臺顯示屏在傳遞著制造的部件信息和指令,還有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在旁邊自動配送物料……
這是位于湖南長沙的三一重工18號廠房。據三一重工副總裁劉華介紹,這里是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智能制造車間,整個廠房就是一個大型計算系統加上傳統的操作工具、大型生產設備的智慧體,每個工位當前該做什么、怎么做,都由程序說了算。
這個“很不一樣的工廠”引起了記者極大的興趣,早在5月9日就推送了“這個工廠不一樣:工人和“機器人同事”一起在“花園”里上班”的微博和視頻,讓所有讀者都可以一睹為快。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