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至今,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幻莫測,在全球金融危機、國家宏觀調控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起重機行業曲折前行。這其中,1999—2019年,中國起重機市場潮起潮落,品牌格局幾經更迭,或新進,或淡出。有這樣一家企業,歷經滄桑與博弈,卻從未迷失,應勢而動,砥礪前行,雄霸市場20年仍巋然不動,為中國起重機產業樹立了一面標桿旗幟。
他就是徐工起重機械。
而這與其一以貫之的“匠心正道、行穩致遠”的發展理念密不可分,也正是這份心無旁騖的信念和波瀾不驚的大局觀,成為中國起重機行業健康向前、日趨繁景的內在推動力!
4500
崛起——擔以大任,趨向霸主
1999年,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已走過5年寒冬期的工程機械行業,蕭瑟依舊。彼時的中國起重機市場幾乎被外國品牌所占領,徐工起重也接連虧損,陷入困窘。“內憂外患”的重壓之下,徐工起重點燃“國貨”阻擊戰,勢要扭轉市場格局,打響中國品牌。
自此,徐工起重集中全力,開啟了K系列汽車起重機,也是國內起重機領域第一次自主研發之路。
要甩開別人,就要創新;要創新,就面臨著高投入、高風險。在當時的情況下,徐工起重這樣的破釜沉舟之舉,并不被市場看好。頂著壓力與質疑,負責K系列起重機產品研發的工作人員,輾轉一線、走訪調研、了解需求、解決痛點、創新技術、攻破壁壘……2000年,當QY16K、QY25K、QY35K、QY50K四款以先導操縱、全駕外觀為特點的K系列起重機批量進入市場后,瞬時在業界引起轟動,深受市場追捧。
K系列的上市使得徐工起重不僅逐漸打破了其與當時的北起、浦沅、長起共同構建的“四大家族”膠著不前的市場格局,還大大打擊了進口品牌的勢頭。乘著國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東風,2002年,中國汽車起重機市場銷量猛增至6300臺,徐工起重機銷量達2633臺,占比40%,坐上中國汽車起重機行業第一把交椅。
可能是基于紅色血脈的傳承,徐工人的骨子里凝聚著一股堅不可摧的使命感,K系列的良好開局,并沒有令徐工自鳴得意,裹足不前,為國家貢獻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和高端品牌,成為他們的職責所在。
作為高品質產品的代言,全地面起重機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并不被看好,至少業內就本土品牌對其研制的合理性存在很大爭議。但徐工人清楚,想讓民族品牌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真正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在全地面起重機領域有所突破。
2002年,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5噸全地面起重機在徐工誕生,它的出現不僅使中國起重機品牌擺脫了低端競爭的狀態,同時也打破了歐美品牌在高端市場壟斷的僵局。2003年,徐工起重機銷量和銷售額分別達到近4500臺和24億,分列世界第一和第二。自此,全球范圍內新一輪工程起重機市場格局悄然誕生,徐工起重的霸主地位由此奠定!
NO.1
深耕——沒有奇跡,只有積累
20世紀以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迎來黃金十年,起重機銷量連年攀升,屢創新高。直至2011年,中國起重機市場銷量突破3.5萬臺,成為全球最大的起重機市場。彼時的中國工程起重機械企業已發展至30余家。
依托于高速發展的中國市場,自2004年起,徐工起重也開始大跨步地向前邁進,覆蓋80~1200噸全系列型譜起重機接踵問世,加之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和公司信用銷售的建立,徐工起重業績一路高漲,在強手環伺的競爭環境中,仍然屹立不倒,持續領先。2012年,徐工躋身全球移動式起重機10強排行榜首位。多年市場沉浮,徐工更是憑借不斷過硬的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牢牢挺立在世界前二的位置。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逆境中,徐工咬定青山不放松,孜孜不倦,潛心耕耘;在順境時,徐工更加表現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精耕細作,聚焦質量。2008年,徐工起重機成功申請成為中國起重機行業第一個出口免檢產品。憑借著“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大噸位”為主線的“三高一大”產品發展戰略,徐工起重帶領行業不斷突破,讓中國制造席卷全球!
22.7%
堅守——根植主業,沉著應變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以及產品對市場的嚴重透支,2011年下半年,市場風云再起,工程機械行業急轉直下。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工程起重機累計銷量不足行業巔峰期的50%。工程起重機企業也呈現一片衰敗之象,或停工停產、被動淘汰,或調轉船頭,另謀新路,大浪淘沙后,行業存活下的主要企業銳減至六七家。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曾表示,“一個不能把命運從市場抓回到自己手中的企業,永遠談不上發展!”于是,同樣身處市場斷崖式下滑的徐工起重,以創新驅動戰略作為突破困局的關鍵,開啟了面向2020年的“全球趕超計劃”,推進中國起重機裝備走內涵式、國際化發展的戰略布局,同時,潛心研究原創技術和起重機關鍵零部件技術,構筑產品技術平臺。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2016年,徐工面向全球發布G一代起重機,產品一經上市便受到國內外關注。三年時間,徐工G一代產品,已銷售超14000臺,在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的同時,順利打入歐美高端市場。
面對業界的贊嘆,王民的回應卻顯得誠懇而醇厚,“我們不過更加專注一些,堅守改革的大方向,堅守工程機械主業,而不被其他利益所誘惑,這樣徐工才能在歷經風雨艱辛后,仍然毫不動搖、不屈不撓、不斷向前!”
140m
領航——初心不改,行穩致遠
企業的格局決定了它的未來,大格局需要眼界與能力經歷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經歷數年“寒冬”后,2016年9月開始,起重機市場呈現回暖態勢。市場再次走高之時,追趕者眼光所達之處依舊是銷量和市場份額,“低首付”、“變相降價”等惡性競爭手段時有發生。而作為領跑者,徐工起重恪守己責,早已將關注點放置深耕產品品質上,堅持“價值營銷”,憑借一己之力,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2019年,徐工XCA1600成功完成140m高風機安裝,成為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覆蓋140m高度以下3MW風機安裝的全地面起重機;針對東南亞、中東、非洲市場研發的首批25款海外區域機型重磅上市,開辟了中國乃至全球起重機行業企業大規模針對全球各區域市場特點進行系列化、定制化產品的時代;在關注“駕乘體驗”的發展思路下,引入轎車行業開發“定制車型”概念,推出升級版G一代新品;秉承持續創新才能讓產品煥發更強生命力的理念,徐工沒有止步不前,在K系列發布20周年之際,精心推出KC系列新品……在精雕品質,淬煉經典的堅持下,徐工起重開啟了全球起重機行業品質競爭的新時代。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急于事功,或許能獲得一時的發展,穩扎穩打,才能為企業帶來一世的勛章。打破低端競爭,徐工攻堅克難,脫穎而出;應對行業沉浮,徐工不驕不躁,堅守主業。回顧這20年的崢嶸歲月,面臨每一次市場轉折,勇于開拓、始終堅守和持續引領的責任擔當,讓徐工起重都有著最清醒的認識和極具前瞻性的判斷,這是徐工起重亂云飛渡中的從容與穩健,也是推動中國起重機市場快速發展,并在世界舞臺騰飛的內在動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