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以“合作共贏,務實推進中非經貿關系”為主題的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隆重開幕。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中聯重科攜9款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高端產品亮相博覽會,受到了非洲地區企業和客商的廣泛關注,彰顯了中聯重科助力中非合作,推進非洲城市化和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實力與擔當。
中聯重科9款高端產品亮相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
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動”的第一大行動,是國際性、國家級、常態化的經貿平臺。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聚焦貿易、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這為專注于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研發制造,農業機械化全程解決方案的中聯重科和非洲國家、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中聯重科展區現場
在中聯重科展區,陳列著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兩類產品。ZE230E-9履帶式液壓挖掘機、QY30V532.6Y汽車起重機、ZLJ5318GJBHE攪拌車、TB15全電動托盤車等工程機械針對非洲高溫、濕熱環境而“量身定制”,兼具性價比高和性能卓越等優勢,熱銷非洲市場;PL2304大馬力輪式拖拉機、RH904輪式拖拉機、TE80輪式小麥機、AC60輪式甘蔗機、PL40履帶式水稻機等農業機械廣泛適用于非洲市場的農藝和作業環境,在非洲當地廣受好評。
中聯重科打造農機合作“非洲方案”
農業是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2018年我國自非進口同比增長32%,其中農產品增長22%。但非洲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作物產能較低,中非農業機械化合作潛力很大。對于推進與非洲國家農業機械化的合作,中聯重科有著長遠的布局。
中聯重科展區現場
《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中聯重科重機公司副總裁潘振洋在發言中連用了“四個愿意”表達了中聯重科誠摯地希望推進與非洲國家農業機械化合作的美好愿景。針對非洲國家農業機械化率低以及在提高農業機械化率時面臨的資金、人才等難題,中聯重科提出了系列解決方案:愿意用公司強大的研發實力,為非洲國家定制、開發適用于當地需求的農機產品,為當地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方案提供參謀和技術支持;愿意在非洲國家全程機械化融資環節中發揮重要橋梁作用,解決資金短缺難題;愿意助力打造非洲現代農業種植模式和培養非洲當地農業機械化人才。
嘉賓向中聯重科工作人員詳細咨詢農業機械、探討合作
此外,據悉,中聯重科在境外設有和正在建設10多個制造基地,非洲國家市場潛力巨大,中聯重科未來將選擇一些工業基礎好的非洲國家,將部分生產環節前移,孵化和孕育當地農機本地化供應能力。
中聯重科農業機械自2011年進入非洲市場,產品廣銷肯尼亞、突尼斯、尼日利亞、埃及、南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累積銷售近3000臺套。目前正處于蓬勃發展中。
工程機械設備在非洲大陸全面開花
自2007年進入非洲市場,中聯重科已深耕當地12年,市場布局日趨完善。目前,中聯重科是非洲排名前三的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廠商,旗下工程起重類、建筑起重類、土方機械類、混凝土機械類等全系列工程機械設備已全面進入非洲,產品廣銷阿爾及利亞、坦桑尼亞、肯尼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納米比亞、博茲瓦納、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安哥拉、喀麥隆等地。
中聯重科為非洲市場“量身定制”的汽車起重機等產品
“針對非洲高溫、濕熱的環境,我們對進入非洲市場的產品進行本地化改進,產品兼具性價比高和性能卓越優勢。很多客戶在一期工程項目中使用了我們的產品后,中聯重科的名字往往會被客戶列為優先供應商名單”。中聯重科展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介紹,中聯重科目前在非洲的工程機械設備總計超過4000臺?!芭c此同時,中聯重科已經建立了覆蓋15個國家超過30個代理商網絡,并擁有超過500人的本地化服務團隊和配套的備件庫等基礎設施。中聯的4000臺設備就像4000個種子,將在非洲本地化的土壤中生根、落地、開花。持續為非洲的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助力,為非洲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中非友誼添磚加瓦。”上述工作人員說道。
中聯重科設備參建贊比亞肯尼思·卡翁達國際機場項目
十余年來,中聯重科的設備參與了很多非洲的重點工程項目,包括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項目、嘉瑪大清真寺項目,阿爾及利亞首都機場新航站樓項目、KUSILE電站、南非世界杯場館建設、肯尼亞蒙內鐵路、坦桑中央標軌鐵路項目、HASS TOWERS高樓項目、贊比亞機場項目、埃塞俄比亞商業銀行總部大樓項目等,助力當地城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匯聚中非政府、地方、智庫、企業、金融機構等各方力量,53個非洲國家、萬余名嘉賓赴約,將為新時代中非經貿合作注入強勁動力,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中聯重科將以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為契機,積極探索合作新路徑,用先進的技術、卓越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繼續為非洲城市化和農業機械化提供有力支撐,為中非合作再添繁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