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30日,三一集團培訓周在長沙舉行,來自研發、制造、質量、商務四大體系核心骨干員工齊聚長沙,進行集中培訓。
30日下午,三一集團董事、執行總裁易小剛參加學員見面會。會上,易小剛聽取了學員們的學習匯報,和學員自由交流,并以親身體會和學員分享三大主題,鼓勵學員深刻理解創新與數字化,掌握先進研發工具,為公司創造更多的世界第一。
“創新是公司的靈魂和核心競爭力,是保持領先和發展的前提。”易小剛首先和學員分享了計算機仿真與創新。他肯定了創新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醒大家“創新是有風險的”。
易小剛指出,自從有了仿真,創新的風險被大大降低,特別是近5年來,仿真技術高速發展,其發展態勢已經和智能技術不相上下,能最大限度把創新的成本、風險降到最低。“從某個角度講,誰掌握了仿真,誰就取得了核心競爭力。”他還希望,研發管理團隊高度重視仿真,盡快把研發人員培養成為仿真的主力軍,利用仿真減少創新風險,提高研發效率,降低技術成本,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接下來,易小剛和學員分享了計算機與流程。他指出,公司現在正在推行業務線上化,但并不代表著把簡單的流程直接搬到計算機上,而是切實通過計算機,利用好計算機的數據,提升決策效率。他要求學員,一定要千方百計簡化工作,優化流程,借助電腦控制流程,要認真疏理工作清單,找出可以利用電腦完成的工作,充分利用電腦處理重復性工作,把人解放出來從事創新思考工作。
在談到智能制造與自動化時,易小剛說,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簡單滿足客戶需求,而更多在于控制成本。“誰能使用更多的智能制造和自動化,誰就能更好地控制成本,也就贏得了市場的先機,所以智能制造和自動化越來越變得重要。”機器人的使用,不僅能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比人工更能適合周期性產業。
“我們要徹底摒棄人海戰術,將員工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易小剛說,未來,公司必將在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方面加大投入。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在規劃制造業回歸,他們在智能化、自動化方面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經驗,如果三一不能趕超,很可能會處在尷尬的地位。因此,智能制造與自動化是三一未來發展成功之道。“希望全體三一同仁與時俱進,深刻理解仿真與創新、計算機與流程、智能制造與自動化,為公司創造更多的世界第一。”(童國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