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傳書,河南商丘柘城人,18歲進入工程機械行業,先從裝載機操作手干起,2013年開始轉行經營推土機,目前擁有15臺推土機,其中山推品牌占大多數。
北京用戶潘傳書
1997年,潘傳書初中還未畢業便輟學了。懷揣50元便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從此開始了闖蕩社會的生涯。談到這段經歷,潘傳書至今難忘:“我這個人就是膽大,決定了的事情就得去做。”來到北京后,在同學的幫助下,小傳書進入了一家砂廠找到了一份看守砂石傳輸帶的工作。這份工作輕松,解決了他的吃飯住宿問題,小傳書感到很滿足,在這兒一干就是三年。
潘傳書的山推推土機群都編了號
2002年,他進入裝載機行業,成為了一名裝載機操作手。直到2013年退出裝載機行業,潘傳書與裝載機打交道整整12年。即使經營裝載機也有6年,那么,為何要放棄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行業呢?潘傳書道出了自己的苦衷。他表示,經營裝載機五六年基本沒有剩下多少錢,一方面與自己交友廣泛,支出大有關系;另一方面也與裝載機臺班費較低,開支費用較高有關。關于開支費用,他表示,一是司機的費用逐年提高,二是維修費用比較高,“尤其是輪胎經常被扎破,補一次胎就得100多塊。”
2013年,潘傳書將手里的四臺裝載機全部清理轉向推土機行業。為什么要轉向推土機行業呢?“物以稀為貴嘛!”潘傳書如此解釋道,“在他剛進入推土機行業的第一年,整個北京地區只有100多臺推土機,從事裝載機行業時,也經常有朋友給他打電話要用推土機,當時專門經營推土機的人不多,臺班費也較高。”
事實證明,潘傳書的眼光很獨到。2013年,潘傳書購買了第一臺山推推土機,主要用于園林綠化、場地平整、渣土掩埋等工作;2014年接著購買了兩臺山推,2015年,盡管市場有所下滑,他仍然花30多萬元購買了一臺二手山推推土機;接下來的三年,他又連續購置了7臺山推。其中,僅2018年便添置了四臺。
潘傳書和他的推土機團隊
在潘傳書圈子里,有一個推土機用戶群,他是里面最活躍的成員之一,許多用戶找設備找活源找師傅往往會打電話找他咨詢,而老潘也是有求必應,慢慢地他在圈子里的名聲越來越響了。京推協會成立于2012年,每年都要集中組織活動,主要職能是促進會員間的交流與溝通,維護臺班費的穩定,提供設備及活源信息等等,為促進北京推土機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潘傳書的山推SD22S推土機
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潘傳書不僅掌握了過硬的技術與本領,而且他的工作及生活均發生了很大變化。剛來北京時,潘傳書只是一個不名一文的窮小子,如今通過努力,他不僅在北京買了車置了房,還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老板。談到前后的變化,他感慨萬千,認為是國家的好政策成就了他,讓他從一個受人歧視的“壞小子”成長為一位事業有成的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