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在慶祝新中國新成立70周年之際,凝聚業內眾多專家、同仁心血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BICES2019現場舉行首發揭幕,向偉大祖國獻禮。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首發式現場
首發式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以下簡稱“協會”),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和工程機械雜志社聯合承辦。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工程機械雜志社社長、主編張宏梅主持。協會會長、《行業志》主任委員兼總編纂祁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行業志》主編蘇子孟,協會副秘書長、《行業志》副主編尹曉荔,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工作的黨委副書記、董事、《行業志》編纂辦公室主任尚海波一起為新書揭幕。來自業內的數十名入志企業代表、協會各分支機構代表及行業媒體代表共同出席了首發式。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正式揭幕
《行業志》主編蘇子孟代表主辦方致辭。他表示,真實記錄行業發展歷史、傳承弘揚行業先進文化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義不容辭的責任。2005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確定編纂“行業志”,目的是要梳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從開始萌芽到成長發展數十年間經歷和發生的重要事件,匯集成冊,記錄完整的行業歷史。編寫和發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是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服務政府和企業的一大舉措,是建設行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回顧行業歷史和展望未來發展的宏觀資料,對于促進工程機械行業全面可持續發展、堅定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行業志》主編蘇子孟致辭
2011—2015年的“十二五”期間,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中,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震蕩下滑,工程機械市場從高速增長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面對嚴峻的下行壓力,行業同仁積極應對,取得了驚人的進步。為了盡可能及時、如實記錄這一段歷史,反映業內40余萬職工在這一偉大歷程中的貢獻,展示行業發展的成就,總結經驗,找出差距,促進行業進一步發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的編纂工作于2018年7月正式啟動,組織行業內的資深專家成立編纂委員會,編纂辦公室設在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具體編纂工作的是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和工程機械雜志社,《工程機械》雜志是工程機械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品質期刊。此次“行業志”的編纂工作,歷時短,任務重。大部分成員在前兩冊“行業志”的編纂中擔任重要工作,不僅是行業研究的資深專家,同時擁有豐富的志書編纂經驗。編纂過程中協會高度重視,協會各分支機構和行業企業也都給予大力支持。
協會會長、《行業志》主任委員兼總編纂祁俊,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行業志》主編向參與單位及支持企業贈書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是“行業志”接續第一冊1949—2005年、第二冊2006—2010年出版的第三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全書的編排分為篇、章、節、目等4個層次。為了盡可能反映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全貌,全書安排了“綜合篇”“施工機械化篇”“專業篇”“企業篇”“市場篇”“技術篇”“教育篇”“協會篇”“人物篇”“會展篇”“國際化篇”和“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篇”12個篇章,書末附有行業發展的相關統計資料以及行業發展大事記,全書700余頁。
協會副秘書長、《行業志》副主編尹曉荔、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持工作的黨委副書記、董事、《行業志》編纂辦公室主任尚海波向參與《行業志》編撰工作的協會分支機構代表贈書
協會副秘書長呂瑩、嚴建國向參與《行業志》編撰工作的協會分支機構代表贈書
梳理過去,展望未來。在經歷了“十二五”期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嚴寒”之后,2016年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回暖,全行業企穩回升,2018年,工程機械行業迎來了全面發展的新局面,全行業堅持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技術創新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行業企業呈現出可持續發展的勃勃生機。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強國之路任重道遠,希望《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志(2011—2015)》的出版,為傳承行業優秀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強國夢積蓄力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