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能合作境外承包工程與工程機械合作論壇暨絲路中心領軍人才走進BICES 2019近日在北京新國展舉行。
據悉,論壇以促進我國海外工程承包企業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之間的互動合作及抱團出海為重點,主要圍繞“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新機遇、央企民企抱團協作新模式、海內外市場統籌布局新思路、機械設備技術研發新趨勢等話題進行觀點分享和對話交流。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在致辭中表示,BICES 2019充分展示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工程機械行業的奮斗歷程和取得的業績,體驗了“新、高、全”三大特點。
關于大家普遍關注的工程機械行業規模多大?蘇子孟介紹,一年大約是6000多億的銷售收入,并且這個數字是減掉了各種重復計算的純工程機械20大類產品的收入。從2016年一直到現在,行業每年平均增長速度達10%以上。今年1-7月份,協會重點聯系企業收入同比增長18.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6.2%。其中有幾個產品比較典型,挖掘機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3.9%,汽車起重機同比增長43.1%,出口挖掘機和起重機增長10%以上。所以不管是國內施工工程需要的裝備,還是國際需要,我國的工程機械都能滿足。
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主任謝陽軍表示,2019年上半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平穩發展,并呈增長態勢,這不僅得益于國內下游基建需求提升,同時也受惠于“一帶一路”基建合作的持續拉動。國家通過“六個抓手”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包括推動和落實空間布局、重大產能合作項目、資金支持、政策支撐、委省協同機制、抱團出海等。絲路領軍項目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人才培養平臺,也是企業資源對接、抱團出海的務實合作平臺。
中國電建集團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中國電建國際公司副總經理王宴濤為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電建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方面的實踐經驗。中國電建自2004年以來在海外承建的電力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1.7億千瓦,在“一帶一路”沿線的46個國家設有駐外機構196個。王宴濤表示,我國是水電、火電、光伏、風電和輸變電及配電設備制造全球第一大國,對外電力基礎設施合作對促進中國電力設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具有重要的帶動作用,對推動中國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