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國開啟改革開放,也向世界敞開了大門。包括卡特彼勒在內的一大批外資企業陸續來到中國發展。事實上,早在1975年卡特彼勒就已向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銷售了38臺吊管機用于蓄勢待發的中國石油行業。
從那時起,卡特彼勒便以堅實可靠的產品品質與中國客戶的成功和可持續發展聯系在了一起。中國市場的快速成長為卡特彼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卡特彼勒也在不斷拓展自身業務的同時,把全新的經營理念帶入中國,與行業共同成長。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卡特彼勒陸續和中國的12家工程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通過以裝載機、推土機產品為主的技術轉讓,推動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洞察到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和機遇,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卡特彼勒開始在中國持續深入推行本土化發展戰略。1994年,卡特彼勒在華首家工廠落地徐州,兩年后又在北京成立了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隨后,卡特彼勒又將獨特的代理商體系引入中國。
1994年到2018年,卡特彼勒建立了強有力的本地化的全價值鏈網絡,包括供應鏈、研發、制造、代理商、再制造、金融租賃服務等。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國有20家制造工廠、3個研發中心、4個代理商及400家本地供應商。在無錫的研發中心是卡特彼勒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徐州工廠早已成為卡特彼勒的旗艦工廠,并在2017年成為公司唯一的超大型液壓挖掘機制造基地。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卡特彼勒中國工廠制造質量也早與全球標準并齊。卡特彼勒在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收入已占到公司全球工程機械業務總量的10%至15%。
卡特彼勒始終堅信,以更先進和更有效率的產品支持客戶、分享先進理念、推動最佳實踐并促進行業共同的可持續發展是企業應盡的職責。
40多年來,公司一直以卓越產品助力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行業的中國客戶實現可持續運營和發展。2017年,卡特彼勒在華全球首發新一代挖掘機。支持再制造是循環經濟的高級形態。2005年,卡特彼勒把再制造服務引入中國市場并開始宣傳推廣再制造。2018年,卡特彼勒從全球共計回收了超過6.8萬噸到壽零部件用于再制造。秉承可持續理念,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制造工廠紛紛開展智慧工廠項目,以增加運營效率并降低資源浪費。
40多年來,在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等特大工程項目現場以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要場館的建設工地上,都少不了亮眼的“卡特黃”。伴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卡特彼勒也在不斷延展可持續發展價值鏈,以更好地為中國客戶提供支持,并與中國客戶和合作伙伴攜手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