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江蘇故事,分享江蘇經驗。《新聞眼》和《評新而論》推出國慶特別節目《光榮與道路》,王民董事長應邀出席,講述徐工76年在堅守實業中書寫輝煌、在堅持實干中創造奇跡的奮斗征程!
實業報國永攀高峰
講述人:徐工 王民
徐工76年歷史,組建集團30年,從她一誕生開始,就始終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共進。
她的紅色基因注定了我們的初心就是實業報國、為國爭光。
我進徐工那年18歲,這一干就是47年。這一路走來,我親眼見證了我們徐工的滄桑巨變,也非常自豪徐工始終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熬得住低谷。
2011年初,國內工程機械市場進入行業冰河期,很多企業都覺得沒有希望了。但是我堅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達到!
做實體,絕不是在沙灘上建大樓的產業幻想!而是要不斷創新突圍,勇于趕超。
曾經,我們的產品漂洋過海,在海風侵蝕下變得銹跡斑斑,使用起來故障不斷。而德國公司的一臺工業泵,竟然用了幾十年還在平穩運轉,甚至連備件都用不上。
落后就會被人瞧不起!正是有了這些刺痛,才更加堅定我們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
我們響亮提出:"技術領先、用不毀"!
經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徐工,在一路跋涉、艱難探索之后,終成中國工程機械突破高技術、高品質的領軍者!
70年來,我們為共和國貢獻了"全球第一吊"、"神州第一挖"等100多個國產首臺套重大裝備!目前,我們年營業收入已經超過千億元。產品出口到183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97%的國家。
我很自豪,我為之奮斗近半個世紀的徐工,已從默默無名的地方國企成長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六。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徐工視察調研,總書記對徐工的殷切希望,為我們徐工矢志創新,奮力趕超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方向!徐工,要力爭在五年內,進入世界前三,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專注實業
七十年江蘇發展的"壓艙石"
七十年江蘇發展的"壓艙石"事實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無論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還是外向型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始終是江蘇乃至全國發展的"壓艙石"。專注實業是我們江蘇的優良傳統,實業精神是江蘇企業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徐工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堅守實業,不是墨守成規,不是因循守舊,而是要用全球思維、世界眼光,苦練內功,開拓創新,以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驅動高端制造,大手筆謀劃全球資源、全球市場,闊步出海,逐夢全球!
點評人: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沈坤榮教授
70年來,正是在這條布滿荊棘和坎坷的征途上,一代又一代江蘇人,把個人奮斗的前行動力融入祖國強盛的時代經緯。
70年奮斗不息,長歌未央。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我們回首雄關漫道真如鐵,感悟人間正道是滄桑,展望長風破浪會有時。
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創造無愧于偉大新時代的新輝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