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政府網了解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會議決定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中央財政在今年已安排144.9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基礎上,再增加10億元,重點支持西南和北方地區機耕機播,加快春播進度。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對于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拉動農村消費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還提出,要推進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促進農機、農藝和農業經營方式協調發展,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升農機工業制造水平和產品質量。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農機安全使用監督管理和實用人才培養,優化農機制造產業和產品結構。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工作責任,加強指導協調,加大財政、稅收支持力度,改進金融服務,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在涉及農機工業的部分,《意見》指出,我國農機工業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加工設備落后,自主創新能力差,高技術產品對外依存度高。《意見》提出,要優化農機制造產業結構、調整農機產品結構、增強農機工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農機工業制造水平和產品質量、構建現代農機流通體系、擴大農機工業國際合作等。其中提到抓緊研究制定農機工業產業政策,建立健全農機行業準入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鼓勵農機企業集團化發展,逐步淘落后產能等。
此外,《意見》還有專門的要點來闡述“完善農機具購置補貼制度”。在經銷商管理上,《意見》要求各地完善經銷商管理制度,在由企業推薦經銷商的基礎上,嚴格經銷商資格審查,將售后服務能力作為選擇經銷商的重要標準,嚴禁農機化事業單位借機成立國內公司經銷農機具牟利等諸多內容。
記者了解到,《意見》的出臺歷時3年左右的時間。2007年,12位專家聯名向國務院領導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分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提出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意見。
根據國務院領導的指示精神,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財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等8個部門制定工作方案,組成政策研究工作小組,并分為農機應用、農機工業、科技、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6個專題調研組,深入15個省(區、市)進行實地調研。調研組通過走訪、座談等形式,聽取地方部門、農機企業、農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分析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并撰寫了相關專題研究報告。
2009年初,國家發改委又接到國務院領導對完善農機補貼政策問題的批示,再次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等部門進行了專題研究,并根據中央一號文件和擴大內需政策有關要求,對《意見》進行了修改。
“《意見》發布意義十分重大,但作用能起多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農機工業5年多來積累的深層次問題,不是一個文件就能解決的,不過《意見》的具體細則值得期待。”4月22日,江蘇一位不便具名的農機企業總經理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