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慶節已過去一個多月,曾值守現場兩個多月的特服工程師——歐成龍、趙龍騰、解廣,已回到工作崗位開始了新的忙碌。
回想起10月1日當晚天安門前升起的那面“最大國旗”,三個人依然心潮澎湃,異口同聲的表示:“緊張、激動、但也無限自豪”。
國之重任,不容有失
為確保 萬無一失,首鋼建設集團將國慶聯歡的網幕吊裝和焰火燃放分設了項目部,網幕吊裝有7個保障組,參與人員多達320人,每次去天安門廣場要坐滿8臺大巴。
三一抽調了3名特級服務工程師、2輛服務車現場全天候待命,組建了首鋼臨時配件倉庫,研發、服務項目組編寫了26項應急處理方案。
盡管技術胸有成竹,但面對這么重大的歷史政治任務,所有人還是繃緊了弦。
用三一服務總監歐陽敏的話說,國慶這天,在天安門廣場升起全世界最大的國旗,這項任務的意義和壓力無論怎么形容都不為過。
突發意外,演練遭遇罕見故障
再萬全的準備,都難免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沒有從不出錯的設備,但總有破除萬難的三一服務工程師。
8月13日下午16:00,6臺設備按預定流程演練,突然其中一臺車失去動作,服務分隊迅速展開排查,20分鐘后判斷出了故障:一種可能是聯軸器脫落,二是柔性盤損壞。
這個結果讓大家大跌眼鏡,因為這是起重機極少出現的機械故障,大部分的車用一輩子都不會壞。
而正是這種罕見性,在做應急方案時被忽略了,現場沒有準備對應的配件,而更困難的是,這兩個故障都需要拆掉整套上車液壓系統,拆掉分動箱,8個油泵,100多個膠管,工作量巨大,正常至少需要5個工作日才能完成。
星夜馳援,23小時考驗三一戰斗力
故障就是命令,第二天就是第一次合成演練,“24小時必須排故!”服務總監歐陽敏現場做出安排:
1、現場特服人員先進行應急收臂,拆配重,拆外圍件。
2、緊急調集在京出差的其他特服和周邊代理商服務人員支援作業。
3、查詢配件庫,分別從天津、包頭調配兩種配件專車送京,次日早上8:00必須到達。
接到指令后,天津、包頭配件倉庫立即行動,其他人員也紛紛往首鋼集結。
北京的夜很長,盡管首鋼打開了現場所有的照明,但穿梭空間狹小,視線仍舊有限,100多根油管標記、拆卸……
凌晨2點,服務人員的衣服早已經被油淋濕,但他們顧不上疲憊,精神振奮,只有一個目標:一定要在第二天下午4點前,讓設備恢復到正常狀態。
8月14日下午15:00,經過23小時的連續搶修,設備全部恢復正常,5名特服工程師,10名代理商服務工程師,運送配件跨越1300多公里,在24小時之內完成了平常5-6天的工作量,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指揮部用了九個字來評價三一的服務保障:“不怕苦,不怕累,很高效”。陸軍將士們也高度稱贊三一服務團隊“是一只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隊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