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是徐工重型銀川代表處產品服務曾福民常掛在嘴邊的詞語。
在他看來,從事售后服務工作并不只是盈利客戶,最重要的初心是為其解決問題。“客戶購買設備的目的是賺錢,為了能夠使客戶利益最大化,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保障客戶的設備不出問題,有問題做到及時處理。”曾福民不僅這樣說,更是通過日常實際行動去踐行自己的承諾!
曾福民所負責的區域為銀川、石嘴山、烏素圖、阿拉善左旗地區。這里風能資源豐富,風電項目建設工期更是排得滿滿當當。而憑借著超強的耐寒性和便捷、高效的轉場和運輸效能,區域內百噸級以上徐工起重機活動頻繁,近兩年來更吸引不少千噸級大車前來效力,是當之無愧的大噸位起重機“主戰場”。
“前往風電場的路都不會好走。途中穿過沙漠、山路、無人區都是有可能的,下雪天隨時封道、手機信號時好時壞。”這一對外地人來看的“首要挑戰”,對于生于此、長于此、工作于此的曾福民來說,并沒有太多的“水土不服”。擔任產品服務7年,他將自己修煉成一張徐工名片,以致當地和不少外地施工客戶“點名”要他。
2017年1月的一個夜晚,曾福民接到當地大客戶的電話,其公司名下的一臺QAY650噸起重機在完成風電安裝后,伸縮油缸滑道損壞,在更換油缸后,臂位檢測異常。由于曾福民遠在400公里外的一個項目地,客戶還是婉拒了辦事處的其他安排,點名需求曾福民到現場處理。
連夜趕到,4小時排查和維修,曾福民在處理單上寫下:臂位滑塊變形,導致虛接的故障原因,殊不知這是在一番“違規”操作下才得出的結論。
零下低溫,空曠的風電場上,車輛感應時好時壞,曾福民排查了一圈,仍沒有找到故障緣由。稍作考慮,他鉆進大臂,通過一部對講機“遙控”操縱室里的師傅,一邊伸縮、一邊排查,這在操作手冊和維修手冊里都被標注“禁止”的動作,讓他很快找到故障原因。
在曾福民看來,從事售后服務不存在節假日,24小時隨時待命以防突發問題的發生是作為徐工售后服務工程師理應做到的基本職業要求。不僅如此,在日常工作中,曾福民時常會主動下工地走訪市場和拜訪客戶。經常和客戶聊聊天,了解客戶需求,搜集客戶意見;同時也將最新的動態及政策傳遞給客戶,讓客戶及時了解最新資訊。“服務工程師其實就是客戶與徐工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雙方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通過我們來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曾福民這樣詮釋服務工程師的身份。
其實,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盡管有時在常人看來實屬不易,但曾福民卻習以為常。“我們干的就是這一行,用戶和設備在哪里,使命就在哪里。職業所需,要求我們始終要將客戶放在首位,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正是曾福民這樣的售后服務工程師用自己的職業素養鍛造出了徐工售后服務的黃金品牌。
在曾福民看來,徐工售后服務工程師的身份既普通,又高大。“普通在于平日接觸的客戶都是普通的人,進行的都是走心的交流;高大在于接觸的設備都是高精尖的產品,以及對所有復雜零部件的了解能夠使我們可以清楚的判斷出問題的根源。”這樣的認知使得曾福民對于自己服務工程師的身份驕傲且自豪。而年僅31歲的他也將憑著對機械設備的“一腔熱血”,用多年服務工程師的經歷繼續詮釋著徐工服務使命必達的職責和擔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