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12月1日在孟買舉行的印度《經濟時報》商業峰會上表示,印度將開啟基礎設施建設五年規劃,未來5年印度將投入超過100萬億盧比(約合1.39萬億美元)用于開展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初步確定的10個首期項目將于12月15日公布。為實現2024年把印度打造成5萬億美元經濟體的目標,印度政府近期出臺多項經濟刺激政策,加大對基建的投資是提振經濟、抵御經濟增長趨緩的主要手段之一。
印度中央統計局11月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從上個季度的5%降至4.5%,為6年多來最低水平。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不久前將印度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5.8%下調至5.6%,將印度經濟的前景評級從“穩定”下調為“負面”。今年以來,為提振經濟,印度央行已降息5次,累計降息135個基點。印度財政部也實施了多輪經濟刺激措施,但這些措施效果并不明顯。
將基建作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手段,這是印度總理莫迪在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時就總結出的成功經驗,并且在其總理第一任期予以貫徹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據印度品牌權益基金會公布的數據,印度全國高速公路里程從2014財年的9.2萬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2.2萬公里,2018年機場增至102座。
印度尼赫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賈夫納表示,印度政府不斷擴大基建規模,主要出于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發展和提振經濟,這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其次是加快基礎設施現代化,印度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其物流成本甚至高于周邊欠發達國家,嚴重束縛了印度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基礎設施能夠釋放經濟潛力,有助于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最后,印度要實現區域均衡發展,需要更加發達的基礎設施。
印度有大力發展基建的現實需求,但該領域所需的巨額投資也是印度政府不得不亟須解決的問題。印度《經濟時報》日前報道,印度政府本財年4月—9月赤字已經超過全年赤字目標,加之印度政府近期將企業所得稅從35%降至25%,商品與服務稅征收一直不太理想。這些因素疊加,給籌集大規模基建資金帶來不小壓力。印度道路運輸和公路部長加德卡里日前表示,僅憑政府投資很難輻射到所有基建領域,因此他呼吁國內私人企業積極投資基建項目。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