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高樓的聳立,離不開泵工們默默的付出,泵工長期在苦、臟、差的環境下工作,相比于高樓大廈的光輝艷麗,為之付出辛勞的他們更應當被關注。在混凝土圈子,泵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可泵工常見,女泵工不常見,泵工伉儷更是罕見,老話說得好:“夫妻搭配,干活不累。”今天咱們就講一講一對“神泵俠侶”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叫韋永才,20歲時由老家廣西來到韶關,第一份工作是泵車司機,因韋永才年輕又善于學習,很快他就能獨立操作泵車,成為了一名能開車能打泵的復合型人才。憑借過硬的操作技術,踏實肯干的精神, 在2010年,韋永才被廣州益恒機械租賃公司看中,由韶關分公司調到廣州總部,這一干已是十個年頭。2019年2月,韋永才妻子陳木蘭,也隨他一起來到廣州合開一臺徐工V7新一代62米泵車。夫妻二人因肯吃苦,干活細,設備保養的好,每個月除工資外還能多領一份紅包。
在問到想不想家時,陳木蘭眼淚閃爍,“肯定想啊,你看看我的手機屏幕都是我孩子的照片,他們都很可愛,也很懂事,現在由他爺爺奶奶看著。可是想有什么用?我們沒有多少文化,只能多干一點,多掙點錢,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只想讓我的孩子不要像我們一樣出苦力!”
一旁的韋永才說到:“老板也曾要我做車隊的管理,我哪里干的了啊,沒上過什么學,又不懂管理。好在老板人好,去年讓我入了股,年底還有點分紅。我有孩子,還有兩位老人要贍養,每當過節的時候,也是我最無奈最難過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在過節時都有爸爸媽媽陪著,我們沒有時間回家,只能通過視頻給孩子聊幾句,想想挺對不起他們的。”說到這里,阿才嗓子哽咽再說不下去了。“還好現在是兩個人一起干活,可以多拿點工資,累點也是值得的!”陳木蘭說到。淳樸的人說著樸實的話,流露出真摯的感情。炎炎夏日,白天曬著太陽,晚上忍受著蚊蟲叮咬,寒冬臘月,凍的手腳發抖都不說苦。他們的付出,不需要夸獎,真正需要的是理解,支持,關愛。
阿才在車場清理末端彎管時,眼看著天要下雨,陳木蘭馬上跑到樓上拿來雨傘,為阿才撐開。引得車場其他司機一片羨慕,“阿才,你小子可是娶了個好老婆,我老婆要是能給我撐傘,我一天干二十四個小時都愿意。”是啊,不羨鴛鴦不羨仙,只羨阿才有木蘭。“你們徐工62米V7,臂架真的很穩,操作起來也簡單,我上手了幾天都可以獨立操控了!”陳木蘭滿臉自豪地說到。不求大富大貴,只要穩穩的幸福!工地上的陳木蘭,支車,打泵,協調工地一點都不含糊。實心的墊木抱起來就走,人如其名,泵工中的花木蘭,工地上的穆桂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