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午間檔“戰疫情”特別報道,將鏡頭轉向各地為抗疫蓄力的復工復產現場。
徐工歷時多年打造的行業首條智能化生產線,在疫情防控的攻堅期、復工復產的關鍵期,顯現出無可比擬的先進優勢,獲央視新聞頻道重點關注。
同樣,2月1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重點關注了徐州近期出臺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21項措施,更是以徐工作為首要案例。
科學調度,智能化助力生產“加力”
一道能夠兼容18道工序,生產20多種產品的智能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這里一名工人可以控制10臺機器,代替了大量的人工作業,智能化的操作減少了工人的聚集,生產效率卻得到成倍提升。
跟隨央視鏡頭走進這個智能生產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現場緊密環扣、高速運轉的生產線,以及忙碌而有序的智能機器人。在這里,越來越多的工作正在經由機器和繁復的控制系統,自動而精準地完成,在完美契合防疫需求的同時,生產效率還能得到同步提升。
受疫情影響,各地各行業原定的復工日期推遲了10天。對于“國家砝碼”的工程制造業來說,國際訂單持續旺盛,國內重點工程陸續開工,企業科學調度,精準復工,發揮好國民經濟的后力支撐作用對防控疫情至關重要。
在采訪中,孫建忠介紹 ,目前企業正根據訂單情況,動態、科學地調整生產計劃,力保市場供應:中東、非洲、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出口的訂單是急需的,這一款的訂單是我們目前生產的重點。同時也根據國家重點工程所需的,比如220噸以上的大噸位起重機,一直以來我們是開足馬力,快速推出產品,滿足國家重點工程建設。
精準復工,多舉措助力防疫“加碼”
生產一線,同樣也是防疫一線。生產的高度智能化絕不代表疫情管控放松或放棄。自疫情爆發以來,徐工重型迅速響應,將疫情防治擺在和恢復生產同等重要的位置,高效部署落實消毒防范措施,確保體溫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第一時間采購與發放到位,同時堅決落實領導干部值班制,嚴防死守,不留死角。
自大年初一,徐工重型就成立疫情防控辦公室,建立應急預案和疫情防控網絡,統籌疫情防控工作,無條件響應政府號召和執行政策,為科學復工復產打下基礎。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
守土盡責,方不失責
一場疫情防控和珠峰登頂的戰役
沖鋒號隆隆吹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