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爆發促生了“云辦公”,在家上崗成為近期的常態。工作之余,三一集團員工還通過線上培訓的新形式,自我充電。
據統計,疫情期間,超萬名員工參加了各種形式的線上學習,上傳學習心得超10萬份。
靜下心來閱讀 上傳學習心得超10萬份
結束一天的工作后,互動營銷的田成泡上一杯咖啡,打開了今日的課程。聊天室早就進來了20多個小伙伴,大家在公屏打字聊天,刷著表情。
田成說,這段期間相對“靜下來了”,大家也都愿意花點時間,做個深度閱讀,為疫情后的復工做儲備。
這也是目前大家的普遍心理。特殊時期,整個集團都在抓緊充電,利用云之家、釘釘、騰訊會議等線上軟件,積極開展線上培訓。
泵送市場部每晚7點整,都會在微信群舉行讀書分享活動。“工作做累了,家也出不去,大家能在線上“云聚會”一下,看看書、聊聊天,感覺整個團隊都在一起”。
作為公司的互聯網“風口”部門,三一重卡尤其注重短視頻內容的培訓提升。員工劉亞玲介紹,“包括短視頻的拍攝、剪輯、選題等,我們用這段時間好好充了一下電”。
重機事業部的張小成曾登上央視“挑戰不可能”大舞臺,這段時間他干脆直接上線開播,在廣大車主的“空窗期”培訓講課,備受好評。
品牌與公共關系部的工作與品牌息息相關,為此,部門經理趙輝為部門員工大力推薦《定位》一書,還自掏腰包,從網上買了相關課程。
據統計,疫情期間,共有超萬員工參加了各種形式的線上學習,上傳學習心得超10萬份,為今后的復工做足了準備。
一臺手機一臺電腦 邊聽講邊實踐
相較于其他部門,研發領域的信息迭代速度更快。三一研發人員在平時就非常重視知識儲備的更新,這段時間同樣沒有例外。
從2月7日起,機械、試驗、仿真、專利、控制五大模塊就分別制訂專業培訓計劃,總計涵蓋20多門課程,規劃100多節課時。
“學習課件通過百度云盤及人力SHR學習平臺發布,采取每日課后測驗方式驗收學習效果。”研發管理部部長張福明介紹。
2月10日,三一還邀請了南京維拓的專業講師,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線上直播培訓。
培訓通過騰訊會議APP開展,內容聚焦三維設計中的參數化設計、高級組件以及Top-Down設計等基礎領域。
來自三維建模、參數化、Top-Down、組件協同設計這4大類項目的負責人及專業選手共計200余人登陸了直播課堂。
數據顯示,培訓過程中最高在線約300人,說明不少其他領域的研發人員也在“悄悄地”聽講。
由于是線上培訓,大家基本都配備了一臺電腦一臺手機。直播課程中,大家一邊看手機聽講,一邊在電腦上用軟件實時操作,獲得了平時在會議室里完全不同的學習體驗。
張明福介紹,線上培訓還進行了視頻錄制,用以“溫故而知新”。研發培訓是一項中長期的工作,后面也安排了更多的在線直播培訓。
金牌講師已上線 大家請刷666
17年前的非典時期,一些地方為了不耽誤上課,只得用電視給學生播放名師錄播,但課程效果無法把控。對比當年,現在的直播技術讓線上大規模授課成為可能。
感受最深的,是三一金牌講師童國慶老師。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他入司20周年紀念日。這20年,他感慨時代發展與進步之快。
2月12日,他第一次走進直播間,講了一堂 “三一發展歷程”。除了一如既往的幽默風趣,結束時,童老師還補充了一句:“如果大家覺得我這次表現得還不錯,請刷666” 。
666就是“溜溜溜”的意思,這一句網感十足的話,也引得大家在直播間的瘋狂刷屏。
據悉, 2月9日,由三一培訓中心帶來的“疫情下的高效復工指南”線上直播首秀,就有超4000人登錄學習,點擊量近1.5萬次。
課程結束后,評論區和線下社群好評不斷,一位學員稱贊:“感謝三一的精彩分享,這不僅讓我看到了三一對于培訓的認真與盡責,更讓我看到了三一人擔起的社會責任”。
截止到2月14日,短短五天時間,三一培訓中心線上課程平臺已組織了15場培訓,累計培訓12萬人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