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徐州地鐵2、3號線的各施工標段,戴著口罩的工人們依次排隊,按“身份驗證—測量體溫—雙手消毒—實名登記”的流程,陸續進入施工作業區開始了一天緊張而忙碌的生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徐州軌道公司在嚴防死守戰疫情的情況下持續推進業務工作,按市委、市政府“兩手抓、兩促進”的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堅守人員健康和安全施工“兩條紅線”,2月10日開始施工現場全面復工,地鐵1號線2月24日恢復運營,公司3000多名員工和近百家參建單位2000多名在徐人員無一例感染。
一是加強疫情防控組織領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公司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組,縝密制定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嚴格執行人員跟蹤管理,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開展疫情監測防控工作,對地鐵大廈、建設工地、運營一線、資源開發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公司領導深入一線開展防控工作檢查,重點對辦公大樓、食堂、建設工地等場所巡查監督指導,要求物業公司加強復工后疫情管控力度,做好食堂衛生管理,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健全工地疫情防范管控體系,確保防控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嚴格執行防疫工作規范。密切關注政府發布的權威信息,認真解讀及時宣貫,強化公共區域疫情宣傳,張貼防控通知公告,科學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充分利用公司OA、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等媒介及時推送疫情防控信息,有效發揮了傳遞信息、防控疫情、維護穩定的作用。建立員工防疫信息臺賬,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和去向排查,要求外地返徐員工自行隔離14天無異常方可到崗上班。辦公大樓入口處設立體溫監測點,要求進入大樓人員一律進行體溫測量,必須佩戴口罩。每日對辦公大樓公共區域進行2次全面消毒;對電梯按鍵、門把手、扶梯、消防通道欄桿等關鍵部位,增加頻次至每2小時消毒1次。不集中就餐,由各部門派員到食堂領取盒飯。提前做好口罩、體溫槍、酒精、消毒液、防護服、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儲備,保障防疫物資及時供應發放到防疫一線。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及時統計公司、各參建單位疫情信息,公司防控辦每日匯總向市政府、市衛健委和區辦事處等有關部門報送。
三是全力保障工程復工。要求各參建單位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構建蓋邊沉底的防控網絡。項目建設各方責任主體需嚴格執行方案制訂到位、信息登記排查到位、隔離措施到位、防控物資準備到位的“四個到位”疫情防控舉措與相關復工安全生產措施。督促參建單位做好留徐人員教育,建立人員去向臺賬,每日開展2次體溫測量,每日實施零報告,做好辦公區、生活區、宿舍及工地現場的殺毒工作。根據我市建筑工程復工要求,積極對接協調,為復工創造條件。采取工人分批到崗、勞務分包就近招工的方式,保障好勞工用工,目前工地現場已復工工人約3000余人。運營公司全面做好公共區域消毒及車站、車輛通風工作,車站早中晚3次消毒,電客車及員工辦公區域每日全面消毒,消毒面覆蓋車站站廳、站臺、出入口及通道、衛生間等區域,涵蓋電客車、電扶梯、垂直電梯、樓梯、售票機、閘機、安檢機等乘客可以接觸到的所有設施設備及單程票。每日早晚各開啟車站大系統空調和回排風機1次,每次1小時。研究制定運營疫情專項預案,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做好行車設備及車輛維護保養工作,保持熱備狀態,為恢復運營創造了各項條件。制定《恢復運營后車站客運組織細化方案》,規劃設置車站客流組織路徑,安排專人引導,防止交叉感染。
四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公司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帶頭亮明身份,帶頭參與防控,帶頭宣傳引導,帶頭為民服務,帶頭復工復產,勇挑攻堅重擔,主動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昌偉擔任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疫情發生后他放棄了春節返回北京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工作崗位和防控一線,在公司黨委的全力支持下,結合軌道交通實際,周密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安全管控、復工復產等各項工作,身先士卒、深入一線,在關鍵時刻,扛起了疫情防控的重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宗旨。在防控和復工的關鍵節點,公司青年干部培訓班31名黨員充實到施工一線,協助做好現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運營公司黨總支在黨員中開展“疫情防控獻力量,我是黨員我先上”主題活動,通過黨員先行、黨員帶頭、黨員服務等行動,筑牢黨員“戰疫”堡壘,督促激勵全體黨員爭當戰疫先鋒和模范,確保了疫情防控與生產運營兩不誤,彰顯了國有企業眾志成城抗疫情,齊心協力穩發展的情懷和擔當。(劉剛)
公司領導深入運營一線部署疫情防控措施
公司領導檢查落實參建單位節后復工安全防控措施
外地返徐員工做好信息登記排查和隔離
參建單位建立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確保平穩復工復產
每天車站AFC終端設備進行酒精消殺
每天現場巡查防疫工作,保證有序復工復產
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和發放
每天全區域噴灑消毒無死角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