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發布公告,同意國機集團下屬企業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重裝”)重新上市。作為國機重裝的前身——中國二重,經歷了從涅槃新生到旗艦遠航的蝶變。
扭虧脫困 中國二重浴火重生
中國二重始建于1958年,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是世界重大技術裝備領域少數具備極限制造能力的企業,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著戰略性、基礎性的重要作用。
2011年以來,
因受行業、自身運營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中國二重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陷入破產清算的邊緣。
2013年7月,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國務院國資委的關心支持下,國機集團與中國二重實施聯合重組。
聯合重組后,國務院國資委指導國機集團及中國二重制定了中國二重改革振興總體方案。國機集團成立中國二重改革振興領導及工作組,舉全集團之力,扎實推進一系列綜合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2015年5月,
中國二重主業上市公司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重重裝”)選擇主動退市,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退市制度改革首個成功案例,贏得了市場的認同和投資者的認可。在主動退市時,公司即作出爭取盡快重新上市的承諾。
主動退市以后,中國二重及二重重裝按照中央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通過債務重整去杠桿、盤活資產去產能、瘦身減負去庫存、提質增效降成本、整合資源補短板,業務布局、資產質量、運行機制不斷優化,運營成本、負債水平、人員規模趨于合理。2016年、2017年,中國二重分別實現利潤總額5.33億元、5.66億元。中國二重改革脫困實踐成為了探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國企改革重組的典型案例。
科工貿一體 國機重裝揚帆啟航
2018年3月,
國機集團以浴火重生后的中國二重核心制造主業為平臺,整合中國重機、中國重型院等集團內重型裝備板塊優質資源,組建的集科工貿于一體、覆蓋全產業鏈的國家高端重型裝備旗艦——國機重裝正式運行。
2018年底,
國機重裝實施完成了定向發行,落實了國有資本金權益,并從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中央企業中引進了5家戰略投資者。國機重裝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至60%以下,促進了企業輕裝上陣,也進一步優化了國機重裝多元化產權結構。
2018年、2019年,
國機重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5.23億元、92.65億元,利潤總額6.2億元、6.4億元,保持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勢頭。
國機重裝既擁有行業領先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全球最高等級的極限制造能力,又擁有全球化的市場布局和國際工程承包與服務經驗,具有從科研、制造到國際工程貿易的全產業鏈優勢,是代表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水平、具有國際競爭能力、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際產能合作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國機重裝圍繞“鍛造國機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加快推進傳統領域轉型升級,著力解決“卡脖子”難題;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加快推進新興領域開拓創新,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成功研制12000噸航空鋁合金厚板拉伸機、19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新型智能化熱模鍛壓力機等重大成套裝備;成功研制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高中壓轉子、百萬千瓦級核電常規島轉子、百萬千瓦級水電水輪機鑄鍛件、重型燃氣輪機復合轉子、國內最高水頭長龍山抽水蓄能機組轉子中心體等高端鑄鍛件;成功研制CAP1400冷卻劑主管道、堆芯補水箱及海外首堆“華龍一號”主管道等核電裝備;成功研制2400噸級鍛焊加氫反應器,刷新全球同類產品重量紀錄;100千瓦飛輪儲能裝置實現示范應用,50千瓦、200千瓦飛輪儲能裝置同步系列化研制;年產60萬噸粉煤熱解回轉反應爐成功投產運行,年產120萬噸粉煤熱解回轉反應爐加快研制;垃圾熔融裂解裝備投入生產運行,油泥污染物處理裝備投入試驗運行。
與此同時,國機重裝堅持“走出去”戰略,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在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設立營銷分支機構;以EPC模式承建了百余項海外重點工程,形成“開發一批、簽約一批、執行一批”的海外項目良性循環;以BOT 模式成功進行海外投資,并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
重新上市 重裝旗艦行穩致遠
█ 2019年12月12日,國機重裝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
█ 2020年3月13日,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作出了同意國機重裝重新上市的決定。
從2013年到2020年,回首7年改革歷程,在上級的關心和各方的支持下,從中國二重到國機重裝,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企業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即將以全新形象重新回歸主板市場,以實際行動切實兌現主動退市時的承諾,展現了負責任的央企形象。
展望未來,國機重裝作為國機集團高端重型裝備板塊的領軍企業,將繼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強化使命擔當,在鍛造國之重器、促進行業發展、服務國家重大工程等事業中更好地發揮“頂梁柱”“壓艙石”作用,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強做優做大高端重型裝備制造業,奮力建設世界一流高端重型裝備集成服務商,以良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