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人民日報》07版以《長沙制造企業及早制定應對預案, 全球購銷未雨綢繆》為題,對山河智能在疫情期間早評估,早行動,及早制定系列應對預案,在全球疫情不斷發展的境況下,保障公司原材料充足供應一事進行了詳盡報道。
附《人民日報》報道全文:
制造業企業及早制定應對預案
全球購銷 未雨綢繆
“今天的庫存什么時候能報上來?”“意大利機場的這批貨,能不能想別的辦法轉出來?”“國外供應商的實際開工情況,想辦法核實一下。”
3月20日下午,在湖南長沙山河工業城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常進強的辦公室內,電話聲此起彼伏。好不容易放下電話喘口氣,常進強說:“目前的生產線在滿負荷運行,3月份的出貨量到目前為止比去年還增長了20%。”
之所以有這樣的增長,從企業的供給側看,一方面是復工復產及時。“長沙經開區出臺的政策很務實,讓我們在2月6日就實現復工。”常進強說,另一方面工程機械產品的生產周期相對較長,企業一般都備有部分原料存貨。
“但我們最關心的是未來。”雖然目前形勢良好,但常進強不敢掉以輕心。“全球供應鏈是一個有機整體。從金額看,海外采購大概占25%,從數量看,海外供應商大約占10%。”
春節剛過,山河智能就制定了一系列應對預案。“國外已做好的原料配件,能回即回,不再等定期貨運班次。其次是尋求替代的運輸方式。”常進強說,長沙市政府利用航空公司空閑運力,免費向進出口企業提供飛往長沙的臨時包機服務。在一些暫時不具備海運或空運條件的地區,采取陸地轉運的方法,讓原料輾轉回國。“我們一直在積極聯絡各國的貨運代理商,3月份進口原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這給我們做另一手準備爭取了時間。”
他所說的另一手準備,是尋求替代。“我們已經著手自己開發或者在國內以及疫情較輕的國家尋找替代方案。舉個例子,我們如果要替代從國外進口的點火鎖,從新供應商開模到我們修改結構件,一般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常進強說,“只有未雨綢繆,才可能在存貨用完前及時切換。”
3月份的出口大致和去年持平,預計下個月會有所下降。”山河智能國際營銷公司總經理彭輝說,目前山河智能對出口市場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管控風險。“首先是盡量穩定疫情較輕地區的出口,盡可能完成年度目標。此外,我們還會臨時撤回一半左右的海外營銷人員來降低風險,未來還會推動海外員工的本地化。”
來源 | 綜合《人民日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