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保生產、促銷售,加倍努力把落下的訂單補回來。”4月9日,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臨工”)一位員工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3月,工程機械開工和銷售迅速提升。券商最新研報顯示,3月份,挖掘機合計銷量49408臺,較上年同期增加5130臺,同比增長11.59%,其中,小型挖掘機銷量31616臺,同比增長了18.49%,其中,山東臨工3月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55.20%,市占率8.30%。
“小型挖掘機的快速增長,是因為其主要應用在新農村建設和市政工程建設中,受疫情影響小,預計自4月起中型挖掘機占比將逐步回升。”4月9日,太平洋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錢建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挖掘機銷量增長的背后,是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全國大部分省市復工復產率不斷攀升。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8938億元,同比下降26.4%。而對于即將公布的一季度投資數據,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向本報記者預計,同比下降或在20%左右,降幅有所收窄。隨著下游的加速復工疊加新基建等政策發力,3月開始設備需求環比將出現明顯改善。
對此,人大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無論是疫情中拉動經濟,還是疫情前的需求,加碼基建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小型挖掘機逆襲
挖掘機銷量總體增速超出3月初的預判,主要來自國內市場發力。3月,挖掘機國內市場銷售46610臺,同比增長11.24%,增速較2月明顯回升;出口市場銷售2798臺,同比增長17.71%,受海外疫情影響,增速較2月明顯回落。
從噸位結構看,3月,小型挖掘機銷量31616臺,同比增長18.49%;中型挖掘機銷量12127臺,同比下降0.03%;大型挖掘機銷量5665臺,同比增長3.66%;小型挖掘機、中型挖掘機、大型挖掘機銷量占比分別為64%、24.5%、11.5%。其中,小型挖掘機貢獻了3月挖掘機行業增量的96.18%。
中信建投預計,4月挖機行業銷量同比增長55%左右,其中小型挖掘機占比依然會很大。“4月挖機銷量能夠與3月環比持平,這將會是歷史性的,因為往年都是3月是全年高點。”中信建投表示。
強基帶動
據不完全統計,3 月發改委及交通部門共批復33 項重大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總投資近3500億元,包含831億的公路項目,1103億的鐵路項目,1295億的城軌項目,90億的水利電力項目,110億機場及約50億的港航、市政工程。加上1-2月份,一季度發布了7815億元的項目動態。
對此,國家發改委多次強調不搞強刺激。
“為支持基建,加快推進交通項目,加碼水利投資;加快推動PPP項目,開展‘專項債+PPP’組合試點;大幅增加專項債,加大政策性金融對基建的支持力度;支持新基建,防止一哄而上。”
長期為基建領域提供咨詢的福盛德咨詢公司宏觀經濟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這其中,新基建發力較為突出。3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再提“熱詞”新基建。“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各方面資金,加強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此次會上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表態。
此前的3月21日,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就表示,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推進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主要以新型基礎設施為牽引,統籌推進更多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慧城市等項目建設,構建適應智能經濟、智能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設施體系。同時,要加快補齊傳統基礎設施短板。”鄭劍說。
對此,長江商學院大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稱,此次疫情反映了存在的短板,補短板是較明確的投資方向,比如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是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3月17日至23日,7天時間負責投資的發改委4次提及新基建,參與者包括基礎司、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和投資司,多司罕見發力。國金證券預測,在新基建領域中,2020年軌道交通的投資規模最大,為5000億元;5G與數據中心次之,分別帶動投資3000億元、1000億元。
基于上述因素,今年工程機械銷量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3月固定資產投資數據還未公布,但我預計基礎設施投資反彈最為明顯,房地產投資逐步恢復正常水平,受到民間投資的影響,制造業投資恢復相對較慢。”9日,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預計,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2月將呈現明顯回升,降幅大幅收窄,并有望在4月轉正。“隨著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力,基建投資二季度會明顯提速。”劉哲說。
當前,基建扛起拉動經濟增長的大旗,這其中,新基建投資可望達到萬億元,拉動當年固投增長0.7個百分點。中信建投近日報告判斷,2020年基建投資19.40萬億,同比增速6.58%。“1-2月基建投資8594億,同比下降26.86%,預計3-12月基建投資18.54萬億,同比增長8.89%。”該報告稱。
(本文轉自:華夏時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