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河北承德市華能圍場吉上風電場,藍白天地間,一抹金黃最是令人心潮澎湃!伴隨晨曦,油門轟鳴猶如鋼鐵巨獸沖破沉寂,一雙超起好似雄鷹展翅直擊長空,山東電建XCA1600全地面起重機傾力完成該風電場的3.0MW風機吊裝,不負它作為風電守護神的光榮使命。
作為可再生能源大省,冀北平原的風能資源可開發量在8000萬千瓦以上,吸引國內大型能源巨頭紛紛搶灘登陸,一批批風電項目“雁陣齊飛”。尤記得去年5月,首臺XCA1600河北柏鄉風場驚艷首吊,一舉刷新全地面起重機世界最高風機安裝紀錄 。
當然,中華大地從不缺乏敢于挑戰和創造紀錄的人們。此后的一年時間里,多臺徐工XCA1600與廣大風電人一起步履不輟,奔赴南北風場,經受了各種施工環境和工況的洗禮和考驗。
作為XCA1600落戶的首家央企,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專注能源工程建設35年,是國家大一型建筑安裝綜合型施工企業,先后七次榮獲中國建筑業最高獎“魯班獎”。一個是“最強擎風者”,一個是“能源工程專家”,徐工XCA1600與山東電建強強聯手,必然珠聯璧合般碰撞出“中國制造”、“中國速度”再升級的絢麗火花,為全面復工復產增添動能,更為社會持續穩健發展蓄滿新力。
每一次風電吊裝都是對設備的性能、品質,以及隨行人員體能、心智的雙重考驗,此次山東電建XCA1600全地面起重機的首吊也不例外。在奔赴山頂途中就遇到了所有風電吊裝都躲不過的——刮風、下雪等不可抗力因素,施工進度一度耽擱。
徐工首裝首吊團隊著眼后期,充分利用起這段“被耽擱的時間”,以廣袤風場為課堂,以現有主機為教具,現場培訓三名用戶司機以及一名安全技術人員有關底盤行駛操作及相關注意事項、下車相關保養事項、上下車主要零部件介紹、附件組裝過程安全注意事項、發動機及整機保養方法,確保萬事俱備后,用戶司機能夠快速上手、快速就位。
外界干擾因素排除后,徐工首裝首吊團隊與用戶方工作人員合力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13日早7點到晚10點,15個小時內,首裝首吊團隊配合指導用戶支車、安裝左右變幅缸、基本臂和伸縮缸、安裝2~4節臂總成、安裝5~7節臂總成,安裝超起拉板、安裝左右超起;14號早上7點半開工到15號凌晨4點半,21小時內,完成主機收車、轉機位、支車、掛配重等后續工作,確保車輛在15號上午10點左右進行第三節塔筒的吊裝,在用戶既定的開工時間,不差一分一毫。
15日上午10點左右,準備已久的XCA1600開始執行該風場的首次吊裝,當時山頂風速達11m/s,XCA1600整個回轉、垂直起吊過程,完美克服風向瞬變的干擾,將重達50噸第三節塔筒從吊起到安裝完成只用十五分鐘左右,展示出極強的微動性和卓越的精準性。
如果說塔筒的吊裝難度一般,只是XCA1600的常規動作,那么現場場地的適應則真正體現了徐工千噸級輕量化設計的優勢。從現場圖片可以看到,支車場地非常狹小,支腿伸出后盡是松土和溝壑,徐工首裝首吊團隊通過前期勘察機位施工現場后判定,首吊的機位場地不能滿足要求,并立即反饋給項目部經理進行機位修整。最終,XCA1600如此龐然大物便在40m*40m見方的極限場地上,實現支車,完成首吊!
緊張的首吊完成后,風電場又迎來了大風大雪天。首吊團隊利用這樣一段短暫的時間進行施工記錄和經驗復盤,而不為人知的一段“小插曲”也得以曝光:在前期運輸過程中,設備變幅油缸上鉸點軸套變形損壞,直接影響到車輛性能,這可真是急壞了現場所有人。
駐場首裝首吊團隊當機立斷,聯系技術中心遠程給出臨時方案——先不安裝軸套,繼續組裝車輛,首吊前進行更換新軸套。首裝首吊團隊一方面保證現場安裝,一方面對接遠在徐州的徐工服務備件中心,“當天下單,即可發貨”,下午5點備件從徐州發出,私家轎車疾馳1100公里連夜送回。徐工人極強的責任心和行動力得到山東電建三公司相關負責人的一致贊揚和肯定!
應風而生,迎難而上,是徐工從未變化過的追求。徐工將帶著用戶朋友的支持與信任,一如既往、不遺余力地為中國風電發展提供支撐,為所有吊裝企業家提供最先進、最可靠的設備。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