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現代零部件雜志社主辦的“走進內燃機綠色制造優秀企業(濰柴站)”暨“2010中國內燃機行業綠色制造高層論壇”在濰柴動力新區舉行。參加論壇的領導及專家有:中國工業信息化部節能司綜合處處長王孝洋,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邢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晏一平,濰柴動力執行總裁孫少軍,以及來自東風康明斯、上海大眾、陜西法士特、濰柴再制造公司的相關人員。
本次活動分為兩部分。在上午舉行的高層論壇上,各位領導和專家分別從相關政策法規對綠色制造、節能減排的重要性,技術發展趨勢、汽車行業對再制造技術的需求特點等方面進行詳細解讀。濰柴再制造公司總經理李峰則以濰柴經驗為主,主要介紹了濰柴再制造工程設計新理念及經驗、再制造產品理念及工業特點、再制造企業管理理念及實施效果,以及存在問題和發展需求等方面。
選擇在濰柴動力舉行這一活動,是基于濰柴動力強大的再制造能力。經過先期的研發積累,濰柴動力再制造公司于2009年1月開始批量投產。現在生產逐月增長,整個市場呈現出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
濰柴再制造公司已經順利通過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體系認證,二期項目建設也已經完成,加工線和裝配線已經投入使用。
目前,濰柴主要針對七大類機型和產品進行再制造:一是作為主營業務的正常再制造發動機;二是市場上的“三包機”;三是主機廠改制機型,主要是主機廠積壓的機器。通過再制造,既盤活了主機廠資產,同時也為主機廠提供了服務;四是濰柴過去的一些積壓庫存產品,可以通過再制造實現重新銷售;五是維修站的教學機,可以使一些舊零件得到重新利用;六是展機;七是零部件的再制造業務。
再制造還給濰柴帶來了一種新的低成本制造模式:只要不是打破機體的,能進行再制造的一定要重新利用,不能裝機的則用在教學機上,再者是展機,層層過濾,完全利用。濰柴再制造公司的目標是讓濰柴不再有報廢的零部件。
2010年,濰柴WD系列發動機的市場保有量接近220萬臺,越來越多的機器正在或者已經進入大修期和報廢期,現在市場上潛存著巨大的維修和換機需求。
而濰柴再制造公司還有三大優勢:技術上和美國SRC公司合作;頂尖的進口設備,高起點,高標準;濰柴36個服務中心和2700家維修站組成的完善的營銷服務網絡。另外,只要使用濰柴生產的再制造發動機,客戶可以享受到與新機完全相同的三保售后服務。現在,再制造已經逐漸成為濰柴新的增長點。
作為國內知名企業,濰柴多年來一直努力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始終如一地追求節能減排與綠色環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根據實踐得出的數據表明:生產1萬臺再制造發動機的回收附加值接近3.6億元,可節電1450萬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噸。另外,與回爐再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節能60%,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80%,節能減排效果明顯。濰柴再制造公司預計達到年產20000臺設計產量時,將每年節約金屬1156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368噸。
再制造不但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產品技術性能和附加值,還可以為產品的設計、改造和維修提供信息,最終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能源資源消耗完成產品的全壽命周期。專家認為,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業產品的潛在價值,讓能源資源接近“零浪費”,這就是發展再制造產業的最大意義所在。
本次會議以專家團的形式,首次走進優秀企業,了解了優秀企業在綠色制造、節能減排方面的先進工業和管理思路,除總結其在行業進行推廣的經驗外,領導和各位專家還在下午參觀后分別從技術、生產模式、效果和發展等方面進行點評,并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給出解決建議和技術指導。
經過現場考察和審核,專家團一致認為濰柴動力開展的再制造業務符合國家發展低碳經濟需要,體現了公司的社會責任感,而且產品再制造工藝、技術領先,管理水平先進,管理與技術均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