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組織召開了“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十二五”裝備制造業規劃,將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這一主線,促進裝備制造業實施調整轉型、創新升級,同時推動裝備制造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達到建設裝備制造業強國的戰略目標。能源裝備企業普遍認為,能源裝備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受益于國家的規劃,并有望繼續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
規劃將緊緊圍繞結構調整主線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透露,“十二五”期間,裝備制造業要著力調整產業技術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帶動產業轉型和技術升級;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加快形成自主技術、自主標準和自主品牌;著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提升裝備制造業的整體素質。
據介紹,對“十二五”規劃已經形成了一些共識。將遵循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優化產業技術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作為結構調;把加強技術改造和推進兩化融合作為提升產業整體素質的長期任務;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重要舉措等原則。
民族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符彩霞對記者表示,在“十二五”規劃中,圍繞結構調整的思路已經很明晰。這既是我國裝備制造行業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經濟形勢對我國裝備制造業提出的新要求。
著力解決裝備業突出問題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表示,“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是一個特定內涵的規劃。在規劃編制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兩個把握”:一是要準確把握好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二是要把握好世界與中國經濟走勢。
符彩霞向記者表示,我國裝備業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基礎產業薄弱,基礎配套能力比較弱,大量基礎零部件依靠進口;整個裝備制造業過于分散,產業集中度太低。根據相關統計,前10家企業的總量,美國是58.4%,日本是53.4%,中國是7.5%;高端產品領域差距大。“十二五”將著力解決這些突出問題。
還有專家認為,我國裝備制造業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投資的拉動。但這是不能持續的,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時必須要考慮。
期盼規劃帶來細化政策
符彩霞認為,和所有的規劃一樣,“十二五”裝備制造業規劃雖然只是一個大的框架,但在這個大框架下,國家會出臺更多更細的措施和政策。
記者聯系到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總裁向文波表達了對“十二五”規劃更細致的寄望。他說:“希望國家繼續加大企業自主創新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門和國內金融機構能夠加大措施,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國家進一步采取措施,限制一些二手機械的進口,給我國企業發展提供更多市場機會。”另外,向文波還期待國家調整一些稅收的政策,比如對一些進口的重大裝備免稅的政策。或者給中國企業同等的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的發展。
上個月,包括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在內的28家重大裝備骨干企業負責人聯合發布《北京宣言》時也表示,在國際上,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的思路和措施,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局面,給我們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在國內,工業經濟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突出,靠產能拉動、以性價比在產業鏈低端取勝的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中國裝備制造業正在進入以技術進步拉動增長、以自主創新獲得持續發展的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十二五”裝備制造業規劃及其在這個規劃下的細化政策無疑將推動裝備制造行業和企業早日實現這一轉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