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好事連綿。在工程機械行業飽受金融危機沖擊,今年還在慢慢恢復元氣的大環境下,柳工繼首季產銷雙超萬臺、挖機產銷累計超萬臺之后,4月,在第29屆德國BAUMA工程機械展上揚威國際,展出的12臺設備全部被歐洲或非洲客戶搶購。如今,柳工再次迎來了“三喜臨門”:累計裝載機全球銷售突破20萬臺,整機出口突破15000臺慶典,2010~2015年發展戰略規劃正式對外發布,這標志著柳工不僅跨入了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一陣營及銷售大企的行列,也完成了一個優秀工程機械企業從量到質的飛躍。
1966年10月1日,中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Z435在柳工試制成功,從此開創了我國生產裝載機的歷史。此后相繼研制出奠定中國裝載機發展基礎的Z450、第二代裝載機的代表產品ZL40B和ZL50C、最大噸位的裝載機ZL100、第三代裝載機的代表ZL50G、世界第一臺高原型裝載機ZLG50G、中國第一臺最低排放的裝載機CLG856II等等。最新研發的中國最大裝載機CLG899III達到歐III排放標準,在技術含量、節能減排、安全操控等技術上率先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柳工董事長王曉華在概括柳工的發展歷程時稱,柳工之路,最精彩的章節當是最近的十多年。從上市、借力、東擴,這些極富想象力和前瞻性的“漂亮活兒”,為柳工帶來了無窮的活力,進一步鞏固了柳工“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跑者”的位置。三年再造一個柳工,實現百億夢想,在國際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呈現與國際經銷商共贏的局面,無不體現“最美麗的風景永遠屬于勇敢的攀登者”的定律。機制創新、管控創新、流程創新、人力資源創新、管理思維與方法的創新,帶給柳工全新的再造變革,推動柳工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粗放走向集約,從優秀走向卓越,開創了柳工的新紀元。磨合、高速發展、超越、騰飛、激情、理想成為柳工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和特性。
“創新”、“中國制造”、“完全自主品牌”,現已成為行業對柳工最多的褒揚,然而這些詞匯的背后,所蘊含的絕非是字面上的簡單含義,更是一種信念、一種堅守、一種對自強民族精神的展現以及對自主創新成果的現實企盼。經過全體柳工人的努力,當前柳工已經擁有國內頂尖、在國際也極具影響力的土石方機械、路面機械、小型機械、起重運輸機械等領域9大系列,13條產品線,坐擁百億產銷規模和全球700多家銷售網點,全面實現了企業研發、采購、制造、銷售、服務全價值鏈的戰略布局。
演繹并購大戲,使柳工多元化產業發展令同行矚目。戰略并購是柳工快速切入新產業鏈并擴大產業規模的捷徑。現在,柳工在國內有10大制造基地,分別位于柳州、上海、天津、鎮江、江陰、蚌埠、常州等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30日,柳工與常州武進高新區舉行項目簽約儀式,柳工將在常州武進打造一個面向全球的研發制造基地,建設中國工程機械現代典范式的花園工廠基地。2009年,柳工挖掘機銷售突破3000臺,成為國內挖掘機本土品牌實現銷售收入最多、發展速度最快的企業之一。并購重組僅一年多的安徽柳工,2009年柳工起重機銷量同比增長75%;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同比增長72%,行業排名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創造了起重機行業快速崛起的奇跡,預計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2009年2月開業的天津柳工,僅一年多時間,技術創新能量就強力釋放,其主打產品已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機型。
國際化道路,使柳工插上騰飛的翅膀。2008年,榮獲全國質量管理領域最高榮譽——全國質量獎的柳工,是迄今為止全國工程機械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2009年名列世界工程機械50強。目前,柳工除擁有全球一級經銷商90多家,還建立了北美公司、拉美公司、澳洲公司、印度公司,正在新建歐洲公司和俄羅斯公司,產品市場遍及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柳工海外制造工廠及國際化營銷水平,為柳工國際化進程插上了騰飛的雙翼,截至目前,整機出口累計已突破15000臺。
力爭邁進世界十強,目標在于啟贏未來。從新制定的《柳工2010-2015年發展戰略規劃》可以看出:未來6年,柳工將聚焦優勢資源鞏固裝載機的絕對領先地位,并加強挖掘機和起重機等核心業務的市場領先地位,加大沿價值鏈各個環節的能力提升,并加快在海外打造第二本土市場。2012年力爭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2015年力爭躋身世界工程機械企業前10名的目標。
柳工愿景是成為工程機械世界級企業,以實力躋身世界十強。當下,柳工正以近日在京舉行的累計銷售20萬臺慶典儀式為標志,進入事業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他們將按照2010-2015年中長期企業發展計劃所設定的目標與戰略,開拓進取,加速邁向世界工程機械企業十強前進的步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