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臺徐工九噸級裝載機LW900KN,滿載中國大噸位裝載機的鏟業擔當,奔赴海外。在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當下,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持續輸送海外礦業開采一線,無疑為全球產業復蘇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重器出海 行業領跑
該批次徐工大噸位裝載機,基于徐工國際化研發平臺,針對港口、大型礦山等客戶應用工況定制化設計。
在高標準之上,徐工更將綠色核心嵌入其中。LW900KN裝載機遠高于目前國內主流的國III標準,“先進、可靠、節能、高效、舒適、方便、多鏟30%”的產品特性更加凸顯。
大型礦山、港口,歷來是最能展現裝載機性能的絕佳舞臺。本次出口作業地點,是沿海低山丘陵。
雖然最高處海拔僅有200米,但這里的道路結構層為紅土礫料的非鋪裝路面,雙向道路基寬度最窄處僅為11米。伴有10°到30°的爬坡路段,粉塵大,行駛顛簸。超長的作業時間與重載工況,成為檢驗產品質量的試煉場。
“開采的礦石要盡快運出,到港的貨物要及時入庫,同時還要兼顧港區基礎設施建設。都是搶時間、要效率的工作。”客戶負責人介紹說,當前工期緊張,設備性能優異是一方面,服務更要跟上。
目前,徐工在全球擁有2000余個服務終端、300多家海外經銷商、40個海外辦事處和海外大型備件中心,其遍布全球的銷售及服務網絡能夠滿足各國用戶全方位的需求與服務。
惡劣工況 強悍配置
招標前,客戶對各品牌大噸位裝載機性能指標進行了全面對比。“我們甚至到國內有相似工況的工地進行了實地考察。”
徐工LW900KN裝載機額定載重遠超9噸,斗容5立方,最大舉升高度達3.3米,卸載距離也有1.4米,尤其是二檔前進、后退車速都達到12.5公里每小時。
“動力強勁,斗容大,干活效率高,轉場速度有保證。”這是客戶充分對比后得出的結論。徐工產品當仁不讓,成為首選。
承載民族品牌的驕傲,更肩負著大國重器的使命與擔當,徐工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鍛造中國大噸位裝載機領跑“主引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