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中聯重科迎來成立28周年的高光時刻。
28年來,從脫胎傳統科研院所,到一步步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中聯重科始終不忘科技研發初心,牢記產業報國使命,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華美時代樂章。
28年來,中聯重科以持續創新和工匠精神傳承科研基因,加速智能制造,研發高端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引領行業變革,特別是面對今年疫情的挑戰,中聯重科化危為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實現了逆勢增長,顯示了強大的創新力、生命力。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28歲的中聯重科,正在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逐夢遠航。
眾志成城 鑄就行業“復工樣本”
2020年,注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挑戰。
全體中聯人不懼困難,眾志成城,譜寫了一曲防疫抗疫、復工復產贊歌。
疫情一經發生,中聯重科就火速調集三百臺套工程機械設備和數十名服務保障人員,全力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等全國各地應急醫院建設項目。同時,因應客戶復產復工物資緊缺、急需技術服務支持等難題,中聯重科推出專項服務行動,提供全程全天候的設備支援、技術支持以及一系列升級服務和援助政策,彰顯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中聯重科與客戶共同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中聯重科積極踐行企業擔當,切實響應中央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采取一系列硬核舉措,實現企業精準有序復工復產。
2月5日,中聯重科率先復工復產。每一個環節統籌科學安排,層層簽訂責任狀、承諾書,備足防疫物資,各區域定時消毒,全員佩戴口罩,員工作業保持間隔,一系列嚴密的“硬核”復工防疫措施,各條生產線實現有序運營,確保了產出穩定、產量逐步提升,做到了防控和生產兩手抓、兩不誤,打造了行業“復工樣本”。中聯重科在有序復工的同時,也帶動了產業鏈的加快復蘇,實現了“互聯互動”。
疫情之下,中聯重科還創新發力“云營銷”,加強新業態培育,開展了100余場線上推廣、線上洽購、網上購買和線上服務等活動,多場活動創下行業直播帶貨記錄,在中聯重科28周年慶當晚舉行的928嗨購節活動,創下了超32億元的訂單、336萬人次觀看的行業新紀錄。
風雨無阻向前進。2020年上半年,中聯重科逆勢而上,實現營業收入288.27億元,同比增長29.49%;凈利潤40.18億元,同比增長55.97%。
智向未來 打造世界一流裝備制造產業新高地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南考察。
總書記在考察中強調,“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讓每一位中聯人倍感振奮。
懷揣產業報國初心,中聯重科正踐行裝備制造強國,全力打造的世界一流裝備制造產業新高地——正在建設中聯智慧產業城,瞄準國際一流水平,打造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
△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將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燈塔工廠
在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建設現場,鋼鐵森林拔地而起,首開園區挖掘機械制造園區已見雛形。中聯智慧產業城將聚集中聯重科四大產業板塊、四個零部件中心及六個國家級創新平臺,以“面向未來、引領世界30年”為目標,新建近200條智能化產線,打造智能化、生態化、國際化的產業新城。
園區不僅打造智能產品、智能產線等“看得見的智能”,還打造智慧管理、智慧園區等“看不見的智慧”,引領推動整個產業實現高端智能發展。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約1000億元,帶動上下游年收入達500億元以上。
首開園區挖掘機械智能制造園區建成后將成為目前湖南最大的挖掘機械制造園區,預計實現年產能3.3萬臺。今年底,這里將下線首臺挖掘機械產品,
此外,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二期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并新增建筑起重機械華東智能制造基地等項目,中聯重科正以智能制造開創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創新驅動 實現“逆勢增長”+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在常德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園區門口,多臺平板車魚貫而出,滿載著新下線的塔機,奔赴全國各地。
隨著這批塔機產品的交付,中聯重科2020年塔機產品出貨突破100億元,比去年提前3個多月完成。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中聯重科塔機銷量穩步上升,突顯了公司全球第一的行業地位。
△雄安新區建設現場中聯重科塔機林立,蔚為壯觀
除塔機以外,2020年上半年中聯重科主導產品持續領先,混凝土機械市場地位保持“數一數二”;工程起重機械市場份額持續穩步提升,市場地位進一步夯實;履帶起重機上半年收入增長翻倍,國內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
這份靚麗成績單的背后離不開中聯重科持續堅持“技術為根、產品為本”的研發創新理念,2020年,公司持續推出了國際先進水平新4.0產品W系列塔式起重機、“凌云”系列四橋59米泵車、輕量化攪拌車和全球首臺純電動汽車起重機等創新產品。同時,中聯重科有效發明專利總數量持續冠頂行業,彰顯中聯重科強大的研發創新實力。
在潛力市場方面,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在產品創新、銷售模式、市場布局、服務網絡等方面全方位發力。熱銷產品E-10系列挖掘機的效率、油耗、操控性等各方面都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在今年9月舉行的“礦世英雄 重錘來襲”全國巡展活動中,簽約金額超4億。高空作業機械交付的長米段臂式高空作業平臺ZT42J、ZT38J等新品,行業內率先推出全交流電動曲臂、高性能全交流鋰電剪叉產品,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深度融入“一帶一路” “走出去”更堅定
日前,中國(湖南)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這是國家在中部地區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新區,也是今年獲批的第一個國家級新區。將進一步拓展先進制造業發展新空間,打造“一帶一路”先進制造業高地。湖南自貿區正式獲批讓中聯重科倍感振奮,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走出去”更堅定、更有信心。
近年來,中聯重科緊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海外平臺搭建、重點市場布局、業務模式拓展不斷取得新進展,在全球建立了立體、縱深的“兩橫兩縱”的全新格局,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20個海外貿易平臺、7個境外備件中心庫、100多個網點。產品出口“一帶一路”沿線31個國家和地區,占公司海外銷售訂單的70%以上,加速與世界的接軌,成為融入“一帶一路”市場最活躍的企業之一。
2020年,雖面臨疫情挑戰,中聯重科境外收入仍實現同比增長7.90%。這得益于采取“一國一策”、“一區一策”的差異化市場策略,聚焦重點國家和地區,深入推進“本地化”,新市場不斷開拓,新基地加速運營。
公司ZAT4000全地面汽車起重機出口馬來西亞,打破東南亞市場中大噸位全地面汽車起重機市場長期被歐美品牌占據的格局;與斯洛文尼亞當地最大的塔機租賃商達成合作,深入歐洲高端塔機市場;首臺T600-32R平頭式塔機出口美國,為深耕北美市場邁出堅實一步;白俄羅斯基地建成投產,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覆蓋東歐及中亞地區的“產業明珠”。
△中聯重科工程起重機、履帶吊產品批量發往海外
中聯重科將持續深耕“一帶一路”,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和全球資源配置,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從60多年前建機院的成立,到1992年中聯重科的誕生,再到新時代深化國內和海外市場“智能化”布局,成立28年的中聯重科不斷勇立時代潮頭,引領創新之先,走過了奮勇拼搏、成果豐碩的發展歷程。相信年輕的中聯重科將繼續發揚創新精神,弘揚時代旋律,在打造全球領先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的征程上一定能夠不斷創造越來越多的驕人業績。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