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某媒體一條消息不脛而走:石家莊市的小街巷改造工程開始展開,從5月1日晚上開始,青園街開始進行機動車道熱再生道路施工,同時對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進行翻新,施工路段是中山路至石欒路,共約4.5公里。看到這條消息的石家莊市民們心里有些忐忑,青園街是一條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路,按道理也該大修了,但是這條路很窄,只有雙車道,交通又這么繁忙,修路引發堵車怎么辦?而且以往修路中都是灰塵漫天,有辦法能避免么?
本次施工恰逢5.1期間,趕上了居民出行高峰,擔綱本次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憑借優質、清潔、快速的先進技術,利用夜間時間悄悄鋪出一條新路,讓清早出門的石家莊市民稱贊不已。
英達獨有的層間熱粘結技術確保施工質量優異,讓30年的老路煥然一新。特別是本次施工中無粉塵、無廢料、低噪音,讓以往道路大修中的機器轟鳴,風沙漫天的景象不見了,石家莊市民們過了一個清清爽爽的“五一”假期。
再生30年老路,英達層間“熱粘結”技術確保施工質量
青園路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交通繁忙,路面狹窄,一直沒有機會進行大修,路面狀況堪憂。青園街路面結構不一致,瀝青層最薄處有10cm,最厚處有13cm,只有兩層,面層材料為AC-13,基層為二灰碎石穩定基層。年久失修,加上路面瀝青層較薄,路面產生了嚴重的網裂、坑槽、啃邊等病害。
“公路醫生”英達公司對這條路面再在施工前進行了詳細地勘察,結合本條道路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利用補強就地熱再生工藝,提高瀝青路面結構層的強度,防止裂縫發生的施工方案。所謂補強再生,就是用就地熱再生機組將路面加熱、添加再生劑,耙松、拌和、再生混合料攤鋪;同時將新瀝青混合料直接攤鋪于再生混合料之上,兩層一次壓實成型。該工藝適用于維修承載能力不足的路面。
據了解,使用補強再生工藝修復后的路面,不但能消除路面病害,而且能提高路面的整體強度,改善路面平整度和外觀效果。
這套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采用的英達層間熱粘結技術為本次施工質量提供了保障。這項由英達公司董事長施偉斌發明的技術,早在2004年于滬寧高速公路實驗段的施工中就被證明效果顯著。該技術的優勢在于,利用交通運輸部認定國際領先的國家專利技術英達間歇式熱輻射加熱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對下層路面也進行加熱,在下層路面達到工作溫度后攤鋪新添加的熱料,使上下兩個面層被牢牢地“焊接”成一個整體。著名道橋專家東南大學鄧學鈞教授親自主持的實驗結果顯示,這項技術運用之后,路面的抗剪強度要高于傳統工藝三倍。
施工結束后,經第三方檢測,施工質量完全滿足國家規范要求,在公路醫生英達公司的精心整治下,這條近30歲“高齡”的老路重新煥發了青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